第六百六十三章 新兵报道,来自昆仑军区的大礼(1/2)
王志国点了点头,将手中的资料递给陈栋:“首长放心吧,昆仑军区的接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目前报导的部队总人数已经达到一万八千人,还有部分未到部队。”
陈栋看着手中的详细资料记录,满意地点了点头。
如今的昆仑军区已今非昔比,从原先的警备区发展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军区,并且直属战区和军部领导,这在全国军区中是前所未有的。
按照军部和战区的共同决策,此次扩编计划要使昆仑军区包括所有军种编制内人数达到三万人,相当于三个师的编制。
这将使昆仑军区的规模甚至超过一些普通的省军区,凸显其重要性。
当然,这离不开战区在军部方面的努力以及最高领导的指示。
将文件还给王志国后,陈栋环顾四周,未见赵启的身影,便疑惑地问道:“赵司令呢?怎么没看到他?”
王志国叹了口气说:“赵司令上次事件后一直没完全恢复。现在他主要把握大局,这些琐事我不想打扰他。”
陈栋闻言拍了拍王志国的肩膀说:“辛苦了,我去看看他。”说着便朝办公楼走去。
没走多远,陈栋看到一队士兵正在将一尊泥塑搬上车,他感到十分疑惑:“王政委,这是怎么回事?”
王志国苦笑道:“首长,这事您还是问赵司令吧,我也不清楚。”
陈栋好奇地点了点头,加快了脚步。很快便来到了赵启的办公室前。办公室的门开着,陈栋一眼就看到伏案工作的赵启。
“咚咚咚……”陈栋敲门后带着笑意说:“赵司令,架子不小啊。”
赵启抬头起身敬礼:“首长,您怎么来了?”
陈栋摆了摆手,毫不客气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别叫我首长了,没外人。照你的发展速度,说不定哪天我得叫你首长呢。”
赵启笑了笑说:“首长说笑了,昆仑军区能有今天多亏了首长的运作。”
“好了,别客气。没人的时候就叫你老楚了。”陈栋说道。
赵启哭笑不得地点了点头,按年龄他该叫陈栋一声哥,现在却成了平辈。
“老楚,你看起来有些憔悴啊,怎么了?有什么麻烦吗?”陈栋看着赵启担心地问道。
赵启坐下来叹了口气说:“上次战区军演,我和788勘探队遇到了些麻烦。虽然麻烦解决了,但留下了些后遗症。不过不太要紧,过段时间就好了。”
看出陈栋的疑惑,赵启便把龙族的事情简要地说了一下。
陈栋听后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昆仑山的方向:“老楚,你是说这山里藏着龙,还不止一条?”
赵启点了点头:“是啊,龙族是非常古老的存在,一直在天池秘境里沉睡。营口坠龙事件导致龙族意外苏醒,才有了后来的麻烦事。”
陈栋一听,想起了之前一直耿耿于怀的疑惑:“老楚,营口那条龙真就被锁在井里了?”
这个疑惑一直困扰着陈栋,后来他确实派人将那里化为禁区,但对此事仍感到十分疑惑。
赵启意味深长地对陈栋点了点头:
“没错,那口井里锁着的正是那条蛟龙。等正法时代一到,那地方就困不住它了。不过这是很久以后的事,现在不用操心太多。”
陈栋点了点头,此刻的他像个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孩子。
“那我刚才进来时,看到士兵在搬一尊泥塑,那是什么玩意儿?”
“那可不是普通的泥塑,里面藏着一个人的灵识。百年前有个金丹派,他们的大弟子叫墨无峰。后来我们意外发现了墨无峰的灵识残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就让他借着泥塑靠香火修行。军区里放尊泥塑不太合适,所以就放在山下了,上山的人都能看到。而且,山下居民的香火供奉也能给墨无峰提供更多修行的机会。”
赵启平静地讲述着,陈栋却听得目瞪口呆。要不是赵启说的,他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
愣了半天,陈栋才苦笑起来:
“每次来昆仑军区,都能让我大开眼界。之前还听说昆仑军区上空阴云不散,几个月都没见过太阳了。今天一看,还真是这样。这没什么问题吧?”
赵启闻言,深意地望了窗外的天空一眼:
“拖不了多久了,等一切准备就绪,这场雨就该下了……”
陈栋不明白赵启这话是什么意思,但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了沉重。
他意识到这可能是赵启不愿多谈的事,于是迅速转了话题:
“老楚,九月份新兵就要报道了,我已经把昆仑军区的空编上报了。过几天新兵就要陆续来了,这边接收工作没问题吧?”
“放心吧老陈,接收工作都准备好了。新兵的事你不用担心,我更关心的是空军编制怎么样了。”
陈栋笑着拿出一份文件递给赵启:
“我这次来,另一个目的就是处理空军编制的事。现在正在从其他战区抽调空军入编昆仑军区,这份文件需要你签个字。毕竟涉及其他战区,这些事不是咱们一句话就能定的。”
赵启看了看文件,然后签了字还给陈栋。
正事办完,陈栋也不急着走,赵启便叫来王志国:
“跟炊事班说一声,今晚做几个好菜,招待一下陈司令!”
陈栋也没拒绝,他早就想和赵启坐坐了,只是一直没机会。
“对了老楚,勘探队的队员们呢?怎么一个也没看到?”
王志国无奈地先开了口:
“首长,别说您了,我这个政委也几个月没看到他们了。都在后山闭关修炼呢,咱也不懂这些事,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出关。”
陈栋闻言诧异地看向赵启:
“老楚,这能行吗?几个月不吃不喝?”
赵启笑着点了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