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女王神思空留情,蝎精**枉费心(2/2)
太师走了,唐僧又一把抓住孙悟空埋怨一通,最后说“就死也不敢如此”。这“不敢”两字用的好啊,非不想也,是不敢尔。孙悟空得了唐僧这句话,就告诉唐僧如何将计就计,骗了印信花押,倒换关文,“假亲脱网”。
到这个时候,取经队伍的思想统一了,就是要骗了女王,“假亲脱网”。唐僧也已经想明白了,这件事绝“不敢”做,做了这件事,就直接终止了取经任务,破坏了佛祖佛经东传的伟大事业,而他遭受的惩罚轻者可能是再次转世,重者可能是万劫不复,佛祖也不要金蝉子这个徒弟了。
换了谁,谁敢入赘?
虽然说唐僧收了入赘为王的心思,但是事情还是没有简单收场。
女王得了喜讯,亲自来接。唐僧牵了女王的手,与女王并肩坐在车上。女王“又笑吟吟,偎着长老的香腮”,问他吃荤吃素,唐僧也不躲闪,只是说吃素。到了东阁,又“携手相搀”,一起进门赴宴。席后,骗了女王印信花押,倒换关文,又说送三个徒弟出城,和女王“并倚香肩”出城。看看这个过程,唐僧一点不回避,享受的很呢。
等到出了城,唐僧说:“陛下请回,让贫僧取经去也。”女王花容失色,扯住唐僧质问,“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却又变卦”。
这段对话,说明一些问题。首先,唐僧和女王的婚姻是已经生效,是合法夫妻了。“喜筵通皆吃了”,就是合法婚姻手续已经履行完毕了,所以女王听说唐僧要走,才大惊失色。其次,唐僧并没有否认这一婚姻,因为他只是说自己要去取经了。按现代人的说法,就是男人对女人说:“老婆你先回去吧,家里就先交给你了(陛下请回),请让我继续出差,把剩下的工作做完(让贫僧取经去也)。”换句话说,唐僧就是让女王在家安心等着自己回来。但女王被唐僧这句话吓着了,以为他变卦了,她并没有想到唐僧心里早已打好算盘,取经完成一定会回来找她的。
从孙悟空的计策里也可以佐证唐僧的想法。他的“假亲脱网”之计,最后是要使个定身法,定住女王君臣,等师徒四人走个一昼夜之后,再解了法术,让她们君臣回城。这里面就有些疑问了,仅仅是为了脱网,哪里需要定个一昼夜?再说还要解法术,孙悟空是不是就此回来通风报信,告诉女王唐僧的真实想法?这是有可能的。因为这些想法唐僧没办法告诉女王,他身边时时刻刻都有一个值班的隐身神仙,他的一言一行都会被记录下来,作为日后佛组织对他的考核依据。这个想法要是被记录下来,是有可能影响唐僧最终考核定级的。所以唐僧只能通过别的方法转达真实意图给女王。三个徒弟中,只有孙悟空领会了唐僧的意图,也有能力实现唐僧的意图,他先把唐僧身边记考勤写报告的隐身神仙弄到行走一昼夜远的地方,自己再一跟斗翻回来给女王带个话,这样做才能让那些隐身神仙不知不觉。
总之,唐僧在女儿国结了婚,不管其他人怎么认为,这婚姻是合法的,有效的。在成佛之前,唐僧向佛组织汇报时候,都可以说这是脱身之计,做不得真。在成佛之后,他随时可以和女王做真夫妻,神仙界也是允许的。至于女王会不会等他,这应该也不是问题。不等能怎么办?她那个时代,这桩婚姻只有唐僧说解除才能解除,否则她只能是已婚状态。再说,按女王的说法,女儿国自开天辟地以来,一共就来了唐僧师徒四个男人,估计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也不会有其他男人来了,女王就是单身,也没人可嫁,还是等唐僧吧。
从某种意义上说,女儿国招赘是唐僧取经路上遇到的最大考验,唐僧也在关键时刻抵制住了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