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书八零:发家从摆摊开始 > 第579章 投资建厂

第579章 投资建厂(1/2)

目录

关建山很赞同周乔的这个观点。

“说得对!我很认同你的观点,而且,自打这批铁皮棚子出现之后,这里的服装还从零售走向了批发。前两年一个摊儿上拿十条就算大户,进棚以后直接翻番儿了!

还有原来的那些商贩中,就属冀南省和津门的比较多,这两年我到那溜弯去瞧,好家伙,全国各地哪地都有!尤其江浙,南粤最多,再者就是你们关外人,来的也不少。”

“大爷,您不愧是世家子弟,懂得真多!”

周乔并不是故意在拍马屁,作为一个开面馆的外行人,能懂得这些确实很不易。

有的人会说,他住这一辈子了,家门口那点事还能说不明白?

其实也不然,有的人也活了一辈子,照样连油菜和小白菜都分不清。

难道不是么?

关建山让老伴在后厨坐了开水,他一边泡茶,一边回答周乔的问题。

“别说,这事我还真知道。有一回我提着鸟笼子去溜弯,有一个南方小伙儿想买一套煎饼果子,他掏出来一张大百零来,人一看他这是想破零钱啊,就说啥也不卖他。

一是早上刚来还没挣那么多呢,二是万一碰上假钱,这一天不白干了嘛!”

“我瞧那小伙子也不像坏人,干脆,我掏了八毛给他买了一个。然后,我们俩就跟那花坛边上一坐,边吃边聊,打这起我才知道,他就是从江浙来倒腾服装的商贩。”

据他说,最开始卖的服装,大部分都是自己加工的。

自家做不过来,就再雇几个人,裁缝加工一体化。

头天晚上做好,第二天早上拿到这来批发。

自那以后,所谓的小作坊式加工服装,已经远远达不上客户的要求了。

于是,他就开始从羊城、莞城、五邑一带的服装厂家或销售商那里订货,运到京城来批发。

用他们的话讲,这叫从南方“打货”。

更有做得早的,做得好的商贩,人家已经开始自己投资建厂了。

这些货通过“动批”这个“中转站”,会流转到全国很多城市,当然还是以北方城市居多。

也有很多就停留在京城本地的商场或市场里销售。

例如东四的隆福寺,前门的大栅栏,王府井东安商场,西单商场等等,都有动批的货。

不得不说,跟关老爷子聊天,确实很涨见识。

他们就这样一直聊到了晚上七点多。

因为明天要起早去拿货,周乔和蒋苑只得离开面馆,回到招待所休息。

掏出下午的那张横格纸,她俩对床而坐,开始商量究竟该抓谁的家货。

“咱俩谁先说?”

周乔,“学周瑜和诸葛亮,写手上一起说。”

几秒钟后,她俩一起举起手掌。

说不好是巧合还是默契,两个人同时穿的都是毛呢大衣。

本以为还要商量一会儿,结果一分钟不到,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早知道就不费那事,还记了那么一大篇子。

接着她俩又研究了一下数量,周乔决定这次就只抓二十件回去试试水。

一来是怕市场接受度低,家里尽量不再压货了,资金再不回笼年后进春装就成了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