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在乡下当半仙的日子 > 76. 第 76 章(捉虫) “富……咳,赵……

76. 第 76 章(捉虫) “富……咳,赵……(2/2)

目录

……

潘垚听了这事,和于大仙说起来,两人还唏嘘老太太糊涂。

“赵大叔心都寒了,他这两年在外头可是吃了很多苦,赵大哥头上那疤也留得老大,再重一点,人都得当场没了。”

就这样了,老太太竟然还偏着心眼,想让儿子孙子原谅犯罪的大孙子。

“师父,那天你没来吃饭,没瞧到赵大叔的面相,他可有财运了。”

潘垚比了个大拇指到于大仙面前,“是这个,贼富贵的老爸!”

“哎哟喂。”于大仙将潘垚的手支开,“说话就说话,差点捣鼓到我脸蛋了。”

“……唉,不过话又说回来,偏心了几十年,那一碗水哪能这么容易就被端正?”

人心肉长,要是这么容易就控制,那就不是人了。

“老妹儿糊涂,为了个孙子,这是搭了自己太平顺遂的日子进去啊。”

潘垚点头。

可不是么!

这时候物价涨得飞快,万元户是镇子里的荣光,搁以后,一万块就不值钱了。

为了个不孝顺的大孙子,把着钱不愿意还回去,结果人还没捞着,还寒了儿子的心,现在和老伴儿也闹了起来……老仙儿说得对,确实是搭了舒心日子进去。

家家都有难唱的曲儿,潘垚和于大仙也不在提赵家的事。

“赵家送了房子和店铺……你们家准备搬去A市?”

“那当然没有啦。”潘垚见于大仙神情低落,一把抓住他的胳膊,亲昵的晃了晃,“我可舍不得师父!”

“小鬼头!”于大仙点了点潘垚的额头,听到一句舍不得,老脸都笑开了花儿。

“去去,别以为说了俏皮话,师父就免了你的功课,到一边去把今日的大字写了。”

“哦——”

潘垚拖长了声音,抬脚走到一边桌子旁,将宣纸敷平,倒水磨墨,眼睛余光觑了觑老仙儿。

只见他眉眼舒展,这会儿正动手泡茶,嘴里还哼着不知道是哪里的小调,一副快活模样。

显然,自己说不去市里,老仙儿欢喜着呢。

……

潘垚说不去市里,也是一家三口商量出来的。

一方面,芭蕉村清静,前头是大江,后头是大山,有山有水,炁息灵透,于修行大有裨益。

另一方面,周爱红和潘三金两人也习惯了村子的生活,习惯了这样的慢节奏,也舍不得熟悉的乡亲邻居,潘三金做了二十多年的龙舟,这活虽累,却已经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那屋子和店铺准备租出去。

……

都说光阴似箭,白日一日长过一日,转眼间,龙舟做成,齐齐下水。

潘垚拉着潘燕妮一道去瞧了,龙舟下水,赵来景阔气,不但放炮,还请了人舞狮,一人舞狮头,一人舞尾巴,鼓点密集,或跳或扑或戏,动作灵活,威武极了。

“来来,谢谢大家,给大家沾沾喜。”

赵来景担着两箩筐的面包,朝人群中丢去,大家欢呼,伸手去接那面包,场面更加热闹了。

“土土,是三明治耶!”潘燕妮瞧着半空中飞舞而过的面包,馋得直咽口水。

潘垚也馋。

她左右瞧了瞧,见没人注意这边,对潘燕妮小声道,“姐,你比我个子高,一会儿你将手举高高,我让面包飞你手中。”

潘燕妮眼睛亮了亮,“嗯!”

手诀掐起,莫明来了一阵风,刮了四五个面包到潘燕妮手中后,潘垚拉着潘燕妮就跑。

回头要是给老仙儿知道了,因为馋一口面包,用道术刮风,非得笑她没出息了。

潘燕妮抱着五个面包,被潘垚拉着,两人跑到堤坝外头,坐在一处大石头上坐了下来,便开始分面包了。

“多了一个。”

“没事,姐你多吃一个。”潘垚大方。

潘燕妮将多的那个塞到潘垚怀里,“你出力多,还是你吃吧,再说了,我吃两个也够。”

潘垚也不推,手一翻,多余的面包便在手中不见。

这三明治香,塑料壳上写着三明治三个大字,打开油乎乎的,面包方方正正,外表皮焦黄焦黄,咬下一口绵软绵软,里头是黄色的奶油膏,吃来特别香!

潘垚和潘燕妮吃了个肚圆,这才去河边洗了手洗了脸。

另一边,龙舟也下了水,还未赛龙舟,这船便暂时搁在那浅滩的淤泥中。

潘垚:“我爸爸昨天说了,这叫龙发大泽,回头能龙王争霸。”

“对!赵大哥的船一定能争得龙王。”潘燕妮也握拳。

潘垚瞧了一眼,只眼睛一转,就知道燕妮姐为啥这样激动了。

供销社里有卖,三明治一个八毛钱,刚刚赵大哥挑的两箩筐面包,满满当当,这可值好些钱呢。

这样大方的赵来景,只是龙舟下水就这么豪爽了,要是他坐龙头,回头龙王争霸赢了,还不知道得大方成什么样呢!

潘垚也期待。

……

五月初五,端午节,仲夏初始。

天空蔚蓝,阳光明媚,芦苇江上有数条龙舟在竞渡。

只见锣鼓喧天,炮竹连连,划船的汉子踩着鼓点,手中的划桨齐齐用力,身子齐整地伏下,起来,伏下,起来,口号吆喝,长长的龙舟似箭一样的飞出去。

今天清晨,家里有娃娃的,个个都去小庙那处,扎一根五彩绳,额头上用雄黄画了个王字,一方面以雄黄避蛇避五毒,另一方也有借兽王之威的寓意。

潘垚几人头上都顶着一个王字,一道在桥上看龙舟。

锣鼓喧天中,远远地便见一条黄金色的龙头率先过了线,赢了龙王的彩头。

“啊啊啊,龙王出来了,龙王出来了!”潘燕妮兴奋,她一把抓着潘垚的手,“土土,你眼睛好使,赶紧瞧瞧,这龙王是谁?”

潘垚将手搁在眼睛上头,遮掩住那过分耀眼的光,只见江面波光粼粼,像是一片的碎银。

龙王出现,后头的龙舟仍然在奋力拼搏,金龙龙头处,赵来景一下就跳了起来,香头点鞭炮头丢出去,热热闹闹。

“哈哈,赢了赢了,是龙王,我们是龙王!”

赵来景笑得像个二傻子,抢过打锣人手中的铜锣,锣棒击打锣心,黄铜锣面震动,一声“哐”漾开,传得很远。

“是赵大哥的金龙。”潘垚说着话,也忍不住笑了。

“哈哈,太好了!”

潘垚和潘燕妮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好吃的。

……

一轮斜阳挂天畔,暮色渐起。

潘垚回到芭蕉村,和于大仙说起龙舟,还道,“今天天公作美,就早上下了一会儿雨,比赛时候,一整天都是晴天呢。”

前两天时候,潘垚就听老仙儿唠叨了,说什么端阳日雨,鬼旺人灾。

这……划龙舟时候没有下雨,应该就能算是无雨吧。

于大仙瞧出了潘垚的小心思,摇了摇头,也不搭理,他拎过小灶上的茶壶,泡了杯菊花茶推过去。

“尝尝。”

三五朵菊花泡了水,在水中舒展开花瓣,茶汤清亮,潘垚吹了吹气,才喝一口,便感觉到一股日华。

“嗯?”

见潘垚瞪大眼睛,于大仙颇为自得。

“和平时的茶汤不一样吧,这是正阳水,一年一次,得端午的正午时分从井里打出来的才算。”

“这个时间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时刻。”

于大仙如数家珍,“这东西好着呢,辟邪除瘴,净身明目,保家安康。”

“这是好东西,师父,你有多打点吧。”得了个否定回答,潘垚瞪眼,“你就打了一桶?”

她有些懊恼,“也不早说,早知道我就不去看龙舟,留在家里打这正阳水了,说不定还能多打点。”

手诀一掐,井水成水龙,要是顾菟在,还能叫顾菟这井灵帮忙,保准一个水井里的都是正阳水。

“贪心!”于大仙一敲潘垚脑袋。

“说起顾菟,这蟾蜍精它还没有回来吗?”于大仙有些意外的问潘垚。

“没呢。”潘垚也苦恼。

顾菟留下的东西已经卖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些东西零碎,摆成摊子也不好看。

人就是这样,瞧着满满当当的才爱挑,零碎几样,顾客都不爱上门,觉得这样的卖家不够正式,不够排面!

潘垚索性就收了摊子,已经好几日没有和阿大一起去平乐坊的长南街了。

“它这次去好些天了吧。”

“一个多月。”潘垚点头。

这不算不知道,顾菟是清明节左右出门的,现在都端午节了,它这次游大海去香江,着实去了好些日子。

一时间,师徒两都有些担心。

“小大仙,于大仙,端午安康。”门口传来赵来景的声音。

只见他还穿着今日划龙舟的队服,海蓝色的海魂衫。

为了好往头上的疤痕上药,赵来景将大背头理成杨梅头,短短的发贴着头皮,虽然没有了当初那风流潇洒哥的模样,不过,一咧嘴,还是精神帅气的小伙子。

“端午安康。”潘垚探头瞅了下,就见外头搁着箩筐和扁担,她忍不住一笑,这是又来分喜气啦!

这一次,赵来景更大方,分的是礼饼。

“我们得龙王,也有小大仙你的一份功劳!”

于大仙拿眼睛瞅潘垚,“哦,这话怎么说?”

潘垚瞧明白了于大仙眼里的意味,这是问她做了啥?可不敢为了一口吃的,失了公平公正。

“谢谢你呀。”潘垚接过赵来景递来的礼饼。

为了表达自己的谢意,赵来景一送就送了八块,八有发的意味。

他嘴里还在唠叨,“小大仙给剪的那两张小公鸡,我们有贴在船上,肯定是这样,这才特别神勇,一举夺了龙王。”

“好了,先不说了,我得给大家送礼饼,给大家沾沾喜气。”

在A市,有这样一句话,礼饼方有礼,其他不为礼。

这东西贵重着呢,定亲结婚,逢年过节,大喜的日子,富裕的家里才能分亲戚这一块礼饼。

饼皮又厚又脆,上头都是芝麻,里头是花生芝麻核桃,和着葱花肥膘肉和冬瓜条,咬下一口,甜中带一股咸香。

礼饼又圆又大,八个分量不轻,潘垚只给于大仙留了一个。

“太甜了,吃了坏牙,我给你收着。”

见于大仙还在瞪自己,显然还怀疑是自己为了一口吃的,真给赵来景开了小门。

“我是那样的人嘛!”潘垚不满。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