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兴平八年(2/2)
更别说中原、河北之地了。
幽州。
幽州从平定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代人。当年新生的婴孩,都已经娶妻生子,新生儿呱呱落地。
有的都能打酱油了。
因为运河的连通。江南的粮食、商品,可以直接北上,到达幽州。
幽州这个苦寒之地,再也不用忧心粮食不足。人口繁衍,兴旺发达。
后来铁路出现。
张霸先在司隶试点,然后抢先在山海道建造铁路,连通了幽州、北国州、朝鲜州。
把东北、朝鲜半岛与关内连通。
现在的北国州是正经八百的粮仓。而朝鲜半岛、幽州再开发,也是块烂地。
北国州的粮食经过铁路,补充朝鲜州、幽州。让幽州的抗风险能力更强了。
毕竟大运河这条河虽然好用,但也要看老天给不给面子,一旦干旱,运河没水。粮食运不到幽州,幽州人口又过剩,那一切就完了。
之后铁甲舰船出现,海运通畅。
航海业繁荣,让幽州的粮路更加的保险。虽然还不是很明朗,但是经济繁荣的地区,已经朝着沿海偏移了。
不过作为帝都的洛阳还好,四通八达。
控制四方。
幽州山海关上。
山海关作为镇压关外与关内的重要关隘,它还存在着。但与最初的模样,已经改变了不少。
关门被扩建了。
铺设着四条铁轨,两条水泥路。
“呜呜呜”的汽笛声,响彻山海关。除了运送粮食之外,载客需求也很大。
关外,关内连通,多的是商机。
还有人专门去关外打工,比如砍伐树木,挖掘矿石,或者淘金等等。
关外的北国州,虽然疆域只到达了外兴安岭。但也足够大了,多的是矿石、毛皮、木材,以及其他特产。
如果胆子足够大,拥有强烈的冒险精神。人们也可以翻越外兴安岭,前往更远的地方,建造聚集点,开发新的土地。
这是张霸鼓励的。
也是张霸这些年来,一直在做的。
赋予这个民族以强烈的冒险精神。
北国州,司马家的聚集点,东北方向三里外的地方。
有一个火车站点设置在这里。
这些年北国州也在发展,人口滋生。主要是司隶、北荆州的人,承平多年,人口多,而机会少,不断的往北国州跑。
再加上当地百姓自然繁衍。
现在的北国州,已经不算是地广人稀了。
发展的极好。
司马氏也是一样,迁徙到关外之后,虽然家族的政治生命终结了。
但是司马氏在此娶妻生子,家族人口渐渐增多。
也是兴旺发达。
火车站点之外。
司马懿、司马孚兄弟骑着骏马,握着马缰,观看火车出入,听着刺耳的汽笛声。
司马懿说道:“真是山河变化啊。放在十年前,我做梦都想不到会有不用牛马,就能动起来的大车。而且能装运成山的货物。我们以前学的东西都已经不能用了。所谓【千里运粮,十不到一】,所谓【千里奔袭,士卒疲敝】。都不存在了。这天下之大,我真想去看看啊。可惜,我们被禁锢在此。”
司马孚神色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