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星语心愿:唯二幸存者(1/2)
在那场震惊世人的空难阴霾笼罩之下,苏星雅和顾铭浩的幸存宛如一个解不开的谜团,紧紧揪住了每一个人的心。
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网络世界的热搜,无一不围绕着这个核心问题疯狂打转。
遇难者家属们红着眼眶,满心悲戚地质问苍天,为何独独放过这两人?
他们心底的那股执念,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驱使着他们不择手段地探寻真相。
航空公司的分公司在舆论的重压之下,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万分。
紧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额头布满汗珠,声音颤抖地给出解释:在空难发生的瞬间,飞机尾部遭受重创,出现了短暂的撕裂与变形,而苏星雅与顾铭浩所乘坐的位置恰好在飞机尾翼附近较为隐蔽的角落,在飞机坠毁前的那几秒,他们被一股巨大的冲击力抛出机舱,幸运地坠落在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之中。
这片森林地势复杂,人迹罕至,救援人员起初的搜寻范围并未覆盖到那里,加上两人不同程度受伤,通讯设备也尽数损毁,才导致他们长时间与外界失联。
然而,这样的解释在众人听来,太过牵强附会,就像是临时拼凑起来的谎言。
家属们怒目圆睁,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文驳斥,指责航空公司欲盖弥彰,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秘密瞒着大家。
媒体们则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迅速抓住这一矛盾点,展开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深入调查。
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派出王牌记者,深入事故现场周边,试图还原当日场景。
他们扛着沉重的摄像设备,穿梭在残垣断壁、焦黑土地之间,采访当地的原住民、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有的记者甚至找到当年参与飞机设计与制造的专家,就飞机尾翼结构、坠毁时可能出现的状况进行详细咨询。
专业的分析报道一篇接着一篇出炉,用数据和模拟实验向公众展示航空公司解释中的漏洞百出。
网络上,舆论如同汹涌的潮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些匿名博主发出煽动性极强的言论:“顾家在当地手眼通天,航空公司说不定就是他们的傀儡,为了掩盖什么,故意炮制出这么蹩脚的幸存理由。”
配图往往是顾家豪华的府邸、顾允谦出入高端场所的照片,刻意引导大众将怀疑的矛头指向顾家人。
还有人声称:“苏星雅一介弱女子,若不是背后有人撑腰,怎么可能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顾家肯定提前知晓空难,做了手脚让自己人活命。”
这些言论如同病毒般迅速扩散,点赞、转发数以万计,评论区更是一片骂声与质疑。
那个曾经沉寂许久、仿若被时光遗忘的小山村,也被这场风波无情地卷入漩涡中心。
原本静谧的山间小道,如今时不时有陌生车辆呼啸而过,扬起漫天尘土。
外来的访客打破了村子的宁静,有扛着摄像机的媒体人,有怀着不同目的前来探寻真相的网友,还有遇难者家属雇佣的私家侦探。
柱子爹家的小院成了众人聚集的焦点。每天清晨,天还没亮,就有人等在门口,盼着从这位糊涂老人嘴里撬出一星半点有用的信息。
老人被这阵仗吓得不轻,浑浊的双眼满是惊恐,嘴里嘟囔着含混不清的话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