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庙堂三策(2/2)
陈汤面色凝重地缓缓解下腰间那把锋利无比的佩刀,并将其轻轻地放置于案头之上。只见那刀鞘上,郅支单于残留的血垢虽然历经岁月洗礼,但依旧隐约可见,仿佛在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大将军啊!”陈汤微微眯起双眸,目光深邃而悠远,似乎穿透了时光的重重迷雾,“您是否还记得当年孝景皇帝时期爆发的七国之乱呢?”说罢,他伸出右手,蘸取了些许冰冷刺骨的水,然后在身旁那块坚硬光滑的青砖上开始慢慢地画起圆圈来。
随着他手中动作的不断重复,一个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圆圈逐渐布满了整块青砖。这些圆圈相互交织、错落有致,宛如一幅神秘莫测的图案展现在众人眼前。
“强干弱枝之策,应当恢复陵县昔日的制度。”陈汤抬起头,直视着大将军的双眼,郑重其事地说道,“将那些两千石以上官员们的亲族全部迁徙至皇陵附近居住守护。如此一来,既能巩固国家的根本根基,使之坚如磐石;同时又能有效地防范地方豪强势力的崛起与扩张,可谓一举两得!”
王凤原本紧皱的眉头刚刚开始舒展,然而就在这一瞬间,下一句话却如同一道惊雷般将他再次惊得呆住了。只听得那人说道:“如今马政急需采用屯田之法啊!微臣往昔在敦煌之时,曾亲眼目睹戍边士卒们种植苜蓿来饲养马匹,仅仅历经短短三年光阴,就能够让战马的数量翻上一番呢!”说到这里,他稍稍停顿了一下,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接着话锋一转,突然伸手用力地按住了案几之上那精致的波斯玻璃杯,仿佛要将心中所有的愤怒都倾注于此一般,厉声道:“还有那西域之地……那些个权贵豪门竟然私自组织商队,贩运丝绸去换取宝石等珍贵物品,简直就是无法无天、罪大恶极!此等行径,实当严惩不贷,统统该杀!”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房间里,淳于长面色阴沉地扯着手中那卷陈汤所着的《屯田策》,嘴角泛起一抹冷冷的笑容。
“哼,这主意简直荒唐至极!竟然要让列侯们的亲族去守卫皇陵?”淳于长咬牙切齿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不屑与嘲讽,“只怕这提议一旦传出去,大将军首先就要被那些愤怒的唾沫星子给活活淹死!”
说话间,淳于长腰间悬挂着的鎏金熏球随着他身体的晃动而轻轻摇摆起来。那精致的球体表面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炫耀它自身的华贵。熏球内部散发出来的龙脑香更是弥漫在空气中,散发出一种令人迷醉的奢靡气息。
在这宁静而庄重的殿堂之中,众人皆忙于各自事务,唯独王莽独自一人静静地站在廊下,全神贯注地擦拭着手中的竹简。这位年轻的男子身着一袭粗布深衣,其质朴的质地和简单的款式与周围华丽的朱漆梁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然而,王莽并未在意这些外在的差异,他的目光始终专注于眼前的竹简之上。只见他小心翼翼地用一块柔软的棉布轻轻擦拭着每一片竹片,仿佛对待稀世珍宝一般。经过他细心的打理,那些原本沾染了尘埃的竹简渐渐焕发出温润的光泽。
片刻之后,王莽终于完成了对竹简的擦拭工作。他轻轻地舒了一口气,然后双手捧着这份精心整理好的竹简,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王凤所在之处。来到王凤面前后,王莽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后将手中的竹简递上前去,并开口说道:“大人,此乃微臣改良后的《西域商律》,还望大人过目。依微臣之见,若能在此律法中增设关市都尉一职,加强对边境贸易的监管,则商税有望增加十之有三。如此一来,不仅可为国家财政带来可观的收入,亦有助于规范商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
说话间,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的缝隙悄悄溜进了殿内,恰好洒落在王莽那已然磨损的袖口处。微弱的光线映照出他腕间一道已经结痂的刀伤,那伤痕触目惊心,显然是不久前在上月追查私贩的行动中所受之伤。尽管伤口尚未完全愈合,但王莽却似乎对此毫不在意,依旧一心扑在政务之上,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