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不幸vs美好生活(大结局)(2/2)
关于报纸加印的事情。
因为年前最后一期的销量暴增,成了税务日报社创社以来唯一一期售罄的报纸。于是赶春节前,由原来的40万辆发行量加印了整整30万,达到了70万发行量。
这已经可以和全国的一些有点名气的报纸媲美了。
当然了,税务报是周四刊,和那些每天发行的报纸还是有所区别的。
但仅仅这样也足以引起轰动了。
报社的班子成员也都不敢托大,思考来思考去。
决定还是加印。
但是加印不宜过多,在上次70万的基础上增加30万,达到100万这个数量。
这个量,在每日发行的报纸里都已经可以称得上全国大报了。
当然对周刊来说,还不算什么特别难以想象的巨量。
但这已经是报社能够承受的极限了。
对于一家事业单位来讲,效益不是第1位的。
关键是要稳,要确保不出问题。
多印30万份,即使是有了损失,那他们班子还是担得起的。
更何况他们也看了陈涵的稿子。
第2回的内容依然没有让他们失望。
现在整个报社的人都已经成了陈涵的书迷了。
也对,这个一天班都没有上过的报社的新进员工,在报社员工中彻底出了名。
私下里报社的员工谈起陈涵,都尊称一声陈老师。
这是很多资深的老编辑或者老领导才有的称呼。
何况这还不是当面讲的,而是背后实打实的尊重。
陈涵自从上次去了一趟报社以后就再没有去过了。
这段时间陈涵在总司办公厅的工作也愈加进入了正轨。
现在基本上涉及到文稿的工作,处内其他同志都不操心了。
只需要做一些沟通协调上传下达跑腿办事收发办会之类的事务性工作。
换句话说,可以说是彻底解放了生产力。
说句不中听的,在机关最费神费时的事情也就是文字材料工作了。
其他的最多就耗费一些时间,却并不费精力。
在韩峰文勇志等人的眼中,陈涵的工作是最辛苦的。
可事实上呢?
陈涵因为有着才气空间这个神器,却是最悠哉悠哉的。
每天不是宅在酒店,就是在帝都大街小巷里遛弯,比李一童还要闲。
还对单位美其名曰闭关写作。
对这件事,总司长办所有人都觉得习以为常。
而由于陈涵在税务报上发表小说用的是实名,不同于他写的那些网络小说。
也因此,陈涵这个名字。
在整个税务系统,甚至随着税务报的销量节节攀升,100万、120万、150万、200万……
最终到《射雕》连载完毕,达到600万的恐怖销量!
已经比夏国销量最高的《夏人日报》销量还要吓人。
这也使得陈涵这个名字逐渐在整个夏国,彻底出名了。
也一路把陈涵抬入了夏国作协。
甚至后来,陈涵都被夏国宣传总局一道调令收编了。
税务总司都彻底傻眼了。
-----------------------------------------------------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
五年后,陈涵凭借着《饥饿游戏》《指环王》《哈利·波特》一举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作家。
版税收入甚至达到了恐怖的一百亿美刀。
他还写出了《霍乱时期的爱情》《百年孤独》,一举斩获诺赔尔文学奖。
可他还是低调地在体制内工作。
也因为在文学影视方面的突出贡献,一路破格提拔。
最终担任夏影集团的董事长。
而李一童,自从出演了靳小川导演的《射雕》之后,就一举成为了夏国国民级演员。
从此之后,只出演陈涵的作品,因为在电影《饥饿游戏》《指环王》中的演出,成为国际顶级电影明星。
却在2028年怀孕,给陈涵生下第一个女儿而息影。
这位“娱乐圈外”的“天后”,从此真的息影了,转而考入了帝都夏人话剧院。
每天也学着陈涵,上上班、带带娃,兢兢业业、平平常常,过上了体制内的规律生活。
而李一童却隐藏了一个陈涵并不知道的小秘密。
三年前的一天,吴娟的爸妈突然找到了她,当场就给她跪下。
随之就是那个狗血的故事。
原来,他们之前也找过陈涵,陈涵就当不认识,压根也没理踩。
毕竟当初被伤得太深,以德报怨实在犯不上。
李一童得知了这件事,背着陈涵给予了吴娟一家“帮助”。
她重金聘请金木律师事务所组成律师团队,帮吴娟打了一场国际官司。
最终,那个负心汉沈健被引渡回国。
连带着当年沈健一家贪腐的事,被判无期徒刑,这辈子都出不来了。
而吴娟,也得到了一笔象征性的赔偿。
可以勉强养她这个残废一些年头。
要不是她的父母,她绝不愿接受李一童的任何帮助。
她早就已经活在无穷无尽的懊悔之中。
李一童今日的生活,如果不是当初她的“作”,何尝不可能是她的。
可如今只是一个虚无的梦。
她无数次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却被父母一次次拦下。
这不如死去的生活,吴娟一天天地过着。
而美好生活,陈涵和李一童一直过着。
(全书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