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郭药师心寒(2/2)
而詹度认为,御笔上的排名顺序就是权力位置顺序,自己的名字排在前边,郭药师的名字排在后边,这就说明自己的权力职位应该高于郭药师。詹度的理解,其实也是对的。按照中国政治习惯,排名在前的权力高于排名在后的。
宋徽宗这样安排詹度与郭药师的权力,肯定是有他的想法。可是,这样造成了两人的矛盾,恐怕不是宋徽宗的初衷。詹度与郭药师谁也说服不了谁,冲突越来越尖锐,处处互相制肘。王安中虽然是他们的上级,可也无法调和,只好上书朝廷,请皇上解决。
宋徽宗经过深思熟虑,觉得,守卫燕京离不开郭药师与常胜军。于是,下诏书将詹度与河间府知府蔡靖,进行对调。
蔡靖也是文官,性格沉稳,胸襟开阔。他来到燕京后,对郭药师坦诚相待,表示愿意与其精诚合作。郭药师也觉得自己先前做法有些过分,于是,飞扬跋扈的气势逐渐也有所收敛,对蔡靖也表现出很敬重的样子。
燕山府领导班子内部不团结的现象,至此算是得到解决。然而,常胜军的兵权,仍然牢牢掌控在郭药师手里。
斩杀张觉后,燕京城内形势更加复杂,王安中内心有些惧怕,他怕自己守不住燕京,辜负了皇上厚望,损害了国家大计。他连续几次上书朝廷,请求免去其燕山府职务,调回京师,但宋徽宗不答应。
宋徽宗此时已经意识到,处理平州问题有些失误,赵良嗣是正确的。于是,宋徽宗专门颁下一道御笔,特许赵良嗣享有节度使俸禄,以表示对赵良嗣观点的肯定。
可是从后来发生的一些事情看,宋徽宗对这次的失误,认识并不深刻。特别是此事对郭药师与常胜军产生的影响,似乎事前并没预判,事后更是缺乏细致的观察。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