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马扩来燕京(2/2)
城防坚固,则边疆才可守;城池修缮,则人心自然安定。所以说,要想迅速将百姓安抚好,修缮城池是最要紧之事。”
王安中听后苦笑一下,没有回应。他觉得,马扩对燕京实际情况根本就不了解。目前,驻守在燕京的官军仅有七千人马,哪来的八九万人马?常胜军倒是有几万人马,可除了郭药师谁能指挥动?郭药师能让常胜军去修缮城池吗?再说,所需经费从何而来?
马扩继续侃侃而谈:
“自从女真人入关以来,燕京地区有许多军民士卒,逃窜到了山谷之间,应该想办法将他们招诱回来,让他们回到各自的田园中去,这就是招流民之策。
自战争爆发以来,燕京地区的田地大都荒芜,应该大力招置缘边弓箭手,像陕西实行新边法那样,面向全社会,广泛招募武勇少壮之人,不分民族,分给他们每户两顷五十亩田,发给他们耕牛、战马和种子,建立起一套有效管理体制。这样,不仅荒田得到耕种,而且也可以借助其兵威守边,以压服新附之民心,这就是第三策,置弓箭手。
对于常胜军掌控的田亩,不能一下子收回,对其薪饷更不能突然减免,那样会使他们对朝廷无所眷恋。可以把以前契丹用来放牧牛马的田地,交给常胜军使用。也可依照弓箭手的办法,发给他们耕牛和种子,让他们自己耕种,自己收获。等到两年后,再逐渐减免薪饷,逐步收回他们手中的民田。这样既无侵夺民田之患,又有开垦屯田之功,何乐而不为呢?等到塞外战争结束之后,再商讨裁军事宜。以上各点,我认为都是治理燕山很关键的策略。”
王安中说:“现在,常胜军占据大量民田,与民众矛盾日渐尖锐,已引发许多事端。若再不想办法解决,恐怕会影响本地区之社会稳定。而且,燕山地区的天荒旷土,皆为常胜军所占,已无复措画。不过,如公所论,都是很好的策略,可惜现在无法马上实行,待以后再逐步实施吧。”
马扩见王安中颇有畏难情绪,对自己提出的安边三策不很感兴趣,于是便不再多言。
离开燕山府宣抚司,走在冷冷清清的燕京城内大街上,马扩心里隐隐生出一些莫名的失落。这安边三策是当务之急,若不立即实施,燕京一旦遭到金军攻击,则防不胜防。那时,燕京城必将得而复失。
马扩觉得,王安中这人魄力不够,能力不足。面对燕山地区的重重危机,他束手无策,只是消极应付。如此下去,燕京早晚必出大事。
作者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