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不是挑拨,是互利互惠(两更合一求月票)(2/2)
“你是死了,但你的儿女还小,你丈夫一定会续弦,有了后娘就会有后爹,你舍得吗?”
“当年下手害阿娴的是你吗?”
“罪责讲轻重,衙门里判案还有个主犯从犯之分,你只要不是主犯,我放过你啊。”
“我追究的是文寿伯府,又不是一定要和你一个出嫁女过不去。”
“说起来,我好像也不一定能奈何得了文寿伯府,你们应家毕竟有一位皇子女婿,他出手一护,我真的能做到吗?”
“这么看来,你说,我是不是还是干脆杀了你算了?”
说到这里,于家夫人从袖中取出了一把匕首。
利刃出鞘,银光闪得应蕊的心几乎从嗓子眼里跳出来。
“您别这样!”她哭着喊道,“您女儿她、她肯定也不想看到您为了她杀人的。
您想与我同归于尽,可您也说了,我妹夫是皇子,杀人就是一匕首的事,但毁尸灭迹怎么办?
您被抓到了,那整个于家,您说的孝顺儿子儿媳,还有不错的孙儿,都会被治罪的。”
“那也是我们全家欠阿娴的!”于家夫人激动地道,“是我们没有保护好她!”
冰冷的匕首几乎已经贴到了皮肉伤,应蕊躲无可躲,哭喊着道:“您杀了我也无济于事!”
“是啊,”于家夫人点了点头,“我刚才想明白了,不杀你更没有用,我斗不过文寿伯府、斗不过五皇子!
哪怕全天下都知道是你们应家害死了阿娴,我也不能让你们赔命!
所有人都能全身而退,不过是几句骂名而已。
除了我这样的苦主,谁会天天骂皇亲国戚?
万一五殿下将来……
谁敢骂皇后、敢骂国丈?
所以我还是杀了你吧,杀了你痛快些!”
应蕊撕心裂肺地尖叫起来:“我说,我说!”
没错。
于家夫人说得一点没错!
文寿伯府是皇亲国戚,哪怕陈年旧事被掀开,也一定不会有性命之忧。
那凭什么,她就要孤独赴死呢?
她死了,母亲肯定会哭一场,但哭完了之后呢?
难道还能指望母亲像于家夫人待于娴那样,为她报仇、为她拼命吗?
她都死了,她能稀罕?
她才不要死呢!
她的孩子也还小啊!
况且,她的自救,又不以牺牲别人为代价!
于家夫人把匕首抵在应蕊的胸口前,看着她那变幻的神色,就知道自己赌赢了。
在生死面前,没有人能保持清醒和理智,何况是早就被吓破了胆、精疲力尽的应蕊。
应蕊相信了“说出来也不会害死家里人”。
又或者说,她必须“相信”这一点,才能理直气壮地选择背叛。
“说吧,我听着,”于家夫人道,“越详细越好。”
应蕊泪如雨下,颠三倒四着,却也把事情说明白了。
“当年拒婚是突然间有好亲事寻上来,所以母亲反悔了,哪知道那边没谈拢,还连累了五妹名声。”
“踩周沅克妻是三妹想出来的,真不是我,我哪知道她怎么会想到这种办法。”
“我不知道母亲他们对另外那位姑娘做了什么,反正她死了。”
“我也是直到她死后才知道这事的。”
“夫人的女儿,她、她好像是母亲动的手,用了一种不常见的毒,混在点心里的,那年春宴上让四妹带给于娴了。”
“我最多就是隐瞒包庇,跟我不相干!”
于家夫人死死握着匕首,才勉强抑制住颤抖的手。
她记得的,阿娴出事前曾参加了一次春宴。
一众贵女看花,没想到正热闹着,突然下起了雨。
阿娴淋了雨,当日就有些不舒坦,而后就……
于家夫人本以为是受寒的缘故,但阿娴素来身子康健,淋雨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所以才会怨恨上给阿娴带来坏运气的婚事。
原来,真正的问题出在点心上。
“是什么点心?”于家夫人质问道,“怎么只有阿娴吃了?”
“青团!正值时令的青团!”应蕊道,“春宴上也有,但四妹另外带了份有毒的,掺在芝麻馅里,好像是做过标记的,四妹不会拿错。”
……
应蕊重新被蒙住了眼睛,塞住了嘴。
她虽不满,但暂且保住性命让她松了一口气。
甚至,她在心里不住抱怨着。
母亲他们既然知道是于家夫人绑走了自己,怎么还没有找来呢?
跟踪个人,难道也跟不明白?
若是他们紧紧跟上,刚才直接冲进来救她,她也不会被逼到那般境地!
所以,不能怪她!
而于家夫人把匕首收好,扶着嬷嬷的手走到了院子里。
才下过雨的天色湛蓝,她静静抬头看了好一会儿,才轻声问道:“应蕊看来是当真说不出具体的毒物。
我虽是诓骗在前,但说真的,只靠这些就想对付文寿伯府,我也没有把握。
我是真想为阿娴报仇,可我更想能真相大白……”
嬷嬷通红着眼睛,道:“奴婢知道您不想给陆夫人母女惹麻烦,但事已至此,您不妨听听她们的想法?”
于家夫人不置可否。
她小心翼翼地离开了这里,马车东弯西绕着,最终还是回到了西街上。
她看了眼生意兴隆的广客来,催促车把式回府。
于家夫人不去寻陆念。
却没想到,傍晚时分,阿薇主动寻上门来。
“我相信夫人不会毫无收获,”阿薇笑眯眯地,“您就当让我听个故事吧。”
于家夫人犹豫再三,把应蕊的说辞转述了一遍。
阿薇记在心里。
翌日。
正当文寿伯夫人满腹嘀咕着“陆念女儿寻上于家做了什么”之时,门房来报,说是陆念身边的嬷嬷递了拜帖。
文寿伯夫人不想见她,又不能真不见,迟疑之间,就听说那嬷嬷压根没打算进门!
闻嬷嬷就站在文寿伯府外头,声音响亮:“那日贵府在小店前头闹事,害小店损失了三笼活鸡,我来收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