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办厂(2/2)
“爸,我想着今年开春后,咱们准备另建新房。同时,我也打算在县城里找一处合适的地方,建一个农产品简易加工厂,初步预计花费在 70 万以内。生产一些你店里销量好的东西。”
叶爸爸瞪大了眼睛,显然被叶秋的大胆计划惊到了,他挠了挠头,有些疑惑地说道:
“秋秋,你这厂是说开就开呀?万一亏了呢?”
叶秋耐心地解释道:
“爸,您看现在咱们店内的生意越来越好,已经完全具备了自产自销的条件,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把握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以后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大。”
叶爸爸思索再三后,渐渐觉得叶秋说的确实有理有据,心中的疑虑也慢慢消散。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兴奋与期待,说道:
“秋秋,你说得对。我原本就打算年后再加开一个网店,如果忙得过来,效益好的话,就多开几家网店。
如果自己开厂的话,供货方面确实方便许多。”
叶秋笑着说:“爸,投资建厂的钱我出大头,二叔三叔出小头,按照投资多少来分股份。你看这样行不行?”
叶爸爸听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叶秋这是在为他着想。
于是他点了点头,说:“行,秋秋,爸这就去找你二叔三叔商量商量。”
叶爸爸转身就去找自己的兄弟说建厂的事情。
二叔一听,眼睛一亮,他是个比较爽快的人,立即表示自己同意,不过投资多少还要和二婶好好商量商量。
三叔则相对谨慎一些,挠了挠头说要和三婶仔细斟酌一下。
叶爸爸没等多久,他的两个弟弟就来找他了。
两兄弟经过一番商量后,表示各出十万,毕竟这已经是他们这个小家的极限了!
商量好了之后,在爷爷奶奶的见证下,大家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而庄重。叶秋将早已准备好的协议拿了出来,大家仔细地阅读着协议条款,时不时提出一些疑问和建议,叶秋都一一耐心解答。
二叔三叔各自出资 10万,按照约定,各占股份 15%。
叶秋把剩下的 50 万全包圆了,她看着叶爸爸说:
“爸,您占股 60%。剩下的 10% 给爷爷奶奶用作养老费用,二叔,三叔,你们看这个安排怎么样?”
二叔和三叔都立马点头同意,叶爸爸感动得眼眶泛红,他没想到叶秋还给爷爷奶奶股份,自己这个做儿子的却没有想到!
签完协议后,一家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新年即将来临,大家都在为这个特殊的节日忙碌着,打扫房屋、准备年货、张贴春联,村子里到处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小萝卜头们都在院子里嬉笑玩耍,放着鞭炮,那清脆的响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是新年的欢歌。
叶秋站在二楼窗户边,看着楼下这群不知道冷的小家伙,忍不住缩了缩脖子,赶紧回房间去,她离不开烤火炉呀!
把诸事商量好了之后,除夕夜也如约而至。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热气腾腾。大家欢声笑语,互相分享着这一年的喜怒哀乐。
叶秋举起酒杯,对着家人说道:
“新的一年,希望我们一家人都平平安安,事业顺利,也希望我们的计划都能顺利实现。”
家人们纷纷响应,酒杯碰撞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对未来美好的祝愿。
快快乐乐地度过除夕夜后,第二天便是新春第一天。按照村里的习俗,叶爸爸三兄弟早早地就起身,穿戴整齐,精神抖擞地去村里面拜年。
他们在拜年的过程中,叶爸爸三兄弟也顺便透露出自家建厂的打算,并且着重提到了到时候需要采购大量的蔬菜。
原本这种还没有完全确定下来的事情不应该提前透露出来,但是叶爸爸他们想着,厂子一旦办起来,肯定是需要长期且大量采购果蔬的,而且这些果蔬都必须是本地种植的。提前告知乡亲们,让他们心里有个底,也好提前做好准备。
三兄弟只是稍微透露了一点消息,没想到引起了乡亲们的极大关注。大家趁着下午没事,便纷纷约着一起来叶秋家里,想要打听具体的情况。
爷爷奶奶看到乡亲们来了,立刻热情地招呼大家坐好,还忙着端茶倒水,拿出各种年货招待大家。
于是,村里人围坐在温暖的火堆旁,一边烤火取暖,一边听叶家三兄弟仔仔细细地讲解。
村里的一位长辈,王大爷,是个直性子,心里想啥就说啥,他率先问道:
“保华,你说收菜怎么收法,是按照市场价,还是怎么样?”
叶爸爸耐心地解释道:“王大爷,我们会按照批发价收菜,要是按照市场价那我这厂可就没得赚了。不过您放心,只要送来的菜质量好,我全部包圆了,你也轻松不是。”
村里的刘婶,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她有些担忧地问道:“那我怎么知道你要什么菜?万一我送来的菜你不要怎么办?”
叶爸爸笑着回答:“刘婶,这个好办,你们谁有智能手机,我们加个微信,拉个群聊天。以后我需要什么菜,要多少,就在群里提前说一声。你们也好提前准备。没智能手机的也别担心,可以去问问别人,或者有些品种我们厂里是长期收购的,你们也可以专门种这种长期收的。”
村里的李伯,比较在意钱财方面的事,接着问道:“保华,菜钱是当时就结算吗?”
叶爸爸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嗯嗯,李伯,我们肯定是一手交货一手交钱。不管多少都是当场结算,绝不拖欠大家一分钱。您就放心吧。”
还有年轻一些的赵大哥,好奇地问:“那厂里招工吗?”
叶爸爸连忙回答:“招工,不招工我们也忙不过来。现在厂子还没有建,估计是 5 月劳动节左右才弄好。到时候我要招什么人,肯定优先考虑咱们自己村里的,让大家都能有个赚钱的机会。”
乡亲们听了叶爸爸的解释,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心中对未来也充满了期待。
一群人聊到天色都变暗了,才起身回家。
离开的人还时不时低声的说:
“诶哟,这叶建国他们家怕是要发了,都有钱开厂!”
立马有人接话:“谁说不是呢,也不知道他们在外面做什么生意发了?”
“他们不是说开什么网店吗?就是专门在网上买东西!”
“这个我们也不懂呀?开网店这么挣钱吗?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挣几十万?”
一时间谁也没有说话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