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三年考核(2/2)
于是的,唐季廉用他那微薄的俸禄以及每年曾媛寄给他的生活费,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项特殊的政策。这项政策规定,只要南疆的家庭诞生一个女婴,他们将立即获得二两银子的丰厚奖励。然而,这二两银子并不是一次性地发放给家庭,而是每年给予二百文,一直持续到女婴年满十岁为止。
此外,如果家庭选择在女孩年满五岁时送她去学堂接受免费教育,每年还会额外获得一百文的资助。通过这种方式,家庭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金来抚养女孩长大,并保证她们得到充足的关怀与照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女孩长到十岁时,便可以开始订婚,而男方家庭所支付的彩礼又成为了另一笔可观的收入。因此,南疆的百姓们对唐季廉感激涕零、推崇备至。
这个政策的实施,完全出自唐季廉个人的慷慨解囊。然而,随着南疆出生的女娃数量不断增加,他的经济负担也日益沉重。尽管如此,他从未有过怨言,始终坚定地支持着这项善举。
即使后来他回到京城,唐季廉仍然心系南疆的女婴们。他特意嘱咐当地官员要继续执行这项政策,同时承诺每年都会寄送钱款至南疆,以确保保护女婴的工作得以延续。这种无私奉献、矢志不渝的精神令人钦佩,让人感受到了他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责任感。
历时一个月,唐季廉终于抵达皇城。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吏部述职,新任吏部右侍郎唐季礼亲自接待了他。这是当年唐文舒救了太子殿下一命之后,半年后皇帝陛下给予国公府的利益。
四目相对无言,唐季礼仔细查看了唐季廉三年来的功绩。只见上面写着:税银上涨百分之三十,百姓生活良好,路不拾遗;开办学堂,推出举子数人,秀才上百,为朝堂举纳了众多人才……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功绩,没有丝毫水分。
唐季礼沉默片刻,突然开口道:“你再外放几年吧。”他的语气坚定,不容置疑。接着又补充道:“你也知道家里的情况。”这句话说的像打哑谜一般,但唐季廉却听懂了其中的深意。他微微点头,表示明白。最后,他说道:“大哥,我都听你的。”
“扬州同知,你可有异议?”唐季礼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然后缓缓开口问道。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面前的人身上,仿佛在等待着一个答案。
唐季廉听到这句话时,心中不禁涌起一丝诧异。他暗自琢磨,这难道不是明降暗升吗?扬州可是上三州之一,相比之下,南疆要荒凉得多。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