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术智部权奇卷三(一)(2/2)
灵活应变
- 突破常规:面临复杂棘手的状况时,突破常规思维与行为模式,像孔子面对胁迫立誓,不受表面约定束缚,以对“王道”的大信超越对蒲人的小信,灵活调整行动方向。
- 因势而变:依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策略,如淮南相在七国之乱时,根据局势变化,拿到兵权后立刻转变立场,坚守城池效忠汉朝,而非盲目跟随淮南王。
利用人性
- 把握弱点:洞悉他人心理与弱点来制定策略,狄青征讨侬智高时,深知南方人迷信鬼神,便利用这一心理,以两面钱制造百钱皆面的“神迹”,稳定军心。
- 激发情感:胡松为筑城御倭,利用百姓对自己的感恩之情,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激发百姓的保护欲,从而顺利动员百姓筑城。
借势谋事
- 借助外力:公孙申围许救郑伯,是借助晋国担心扣留郑伯无用的心理,制造郑国将另立新君的态势,迫使晋国放还郑伯,巧妙利用外部压力达成目的。
- 制造形势:王敬则杀贼祭神,利用山贼对神明的敬畏,先以盟誓诱捕劫帅,再以祭神之名杀之,借助迷信观念制造威慑,成功平定山贼。
权衡利弊
- 全局考量: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后,担心将领财富过多生乱,赐地让他们建房消耗财富,又设计让他们进献钱财,从巩固统治的全局出发,平衡各方利益。
- 风险评估:司马懿装病骗曹爽,是对自身实力与风险进行评估后,选择以装病隐忍的方式迷惑对手,等待时机发动政变,以最小风险换取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