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四旬老太守国门:对我精神不正常 > 第232章 记者刁难

第232章 记者刁难(1/2)

目录

整场电影播放结束后,场内陷入了长时间的寂静,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凝固了。

观众们似乎还沉浸在电影的情节中,尤其是导演拍摄剪辑那令人心碎的be美学,让许多人不禁潸然泪下,时不时地传来阵阵抽泣声。

“呜呜呜,他们好可怜……。”

过了一会儿,灯光逐渐亮起,现场的气氛也渐渐恢复了一些。

这时,罗青英、余年等演员以及姜小虎导演和制片人被请上了舞台,接受记者们的提问。

女主角杨梅是个很佛系的演员,演完戏就拿着片酬去旅游了,根本没有参加首映礼。

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记者们的问题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集中在导演和主演身上,而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了罗青英。

一名记者站起来,毫不客气地问道:“在影视作品中,往往反派角色更容易出圈,因为他们的演技通常更加炸裂,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在这部电影中,你所饰演的钱多多似乎远远不如男女主演技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这显然不是一个友善的提问,甚至可以说是有些咄咄逼人,仿佛是在故意刁难罗青英一般。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集中在她身上,似乎都在等待着看她如何应对这个棘手的问题。

面对众人的注视,罗青英并没有显得惊慌失措,而是稍稍思考了片刻,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嗯,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可能有好几个方面的原因吧。”

“首先呢,反派角色通常会被塑造得比较立体,他们的性格和行为往往具有多面性,这使得演员在演绎时能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也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比之下,正面人物的形象可能会相对单一一些,编剧在创作时可能会受到一些限制,难以将其刻画得非常生动。”

说到这里,罗青英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继续说道:“其次,这也可能与编剧和导演的能力有关。”

“有些编剧可能不太擅长刻画正面人物,或者说导演在拍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握人物的特点,导致最终呈现出来的正面人物形象比较扁平,缺乏立体感,比如一个正义的警察可能也喜欢抽烟喝酒,即便身体不好也嘴馋喜欢吃点街边小吃。”

“一个人首先要像一个真正的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派角色,都应该具有真实的人性,而不是简单的善恶分明。

“只有这样,观众才能真正感受到角色的魅力和故事的深度。”

无论是站在荧幕前的演员导演还是观众席的观众,大家都安静下来,静静地聆听着罗青英的回答。

罗青英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深思熟虑:“即使是被尊称为圣人的人,也并非完美无缺。”

罗青英继续说道,“然而,在我们常见的影视作品中,正面角色往往被描绘成纯粹的好人,这样的设定使得观众很难真正代入角色的情感和经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