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全家总动员!(1/2)
白河畔。
天色已经黑了。
好在,终于抓到赵志的‘尾巴’,一帮小兄弟们都很振奋。
庄瑾压低声音问道:“岘弟你说,接下来该做什么?”
崔岘看了眼天色:“今日太晚了,我们先各自回去,莫要让家里人担心。”
众人点头。
等往回走的时候,才发现裴坚那边还一直没动静。
崔岘略作思索:“大哥去的是衙门,打探消息必定难度大一些。明日,学堂碰面再商议。”
于是,大家在河边分别。
另一边。
尚且没来得及回传消息的裴坚,还真找到了有用的东西!
裴坚认识县衙马典吏家的小孙子。
他在衙门悄悄蹲点许久,亲眼看到赵志离开。
然后指使马典吏家的小孙子,以寻找自家祖父为由头,‘误进’了赵志的县丞衙房。
本意是想碰碰运气。
结果好家伙。
那马典吏家的小孙子,直愣愣进去逛了一圈。
出来后从怀里拿出一沓文书,递给裴坚,语气带着讨好:“裴坚兄,你看这个行吗?”
裴坚随意一眼扫过去,脸色一下子就绷紧了。
甚至不可置信的看了好几遍。
因为这一沓文书,是关乎好些村子的‘脱户’、‘销户’、‘漏户’的在册登记内容。
裴坚虽然没文化,但他有见识,而且心思极其敏捷。
直觉告诉他,这东西绝对有大作用!
将这沓文书迅速塞进怀里。
裴坚想了想,终究没忍住问道:“这些东西,你怎么找到的?”
马典吏的小孙子直愣愣道:“赵县丞衙房案牍
“这种暗格,我祖父弄了好几个,我一看就知道怎么打开。”
“但里面的金银珠宝,银票之类的,我不敢拿。只拿了这些没什么用的破纸。”
裴坚:“……”
人才啊。
他怔怔看着马典吏家的小孙子,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马典吏家的小孙子见他不说话,有点急了:“那些贵重东西我真不敢拿!裴坚兄,求你了……”
东西已经到手,裴坚懒得废话。
从怀里掏出一个摩喉罗递给对方,不耐道:“行了,你拿来的东西虽然不咋地,但勉强给你一个吧。”
“但规矩你是知道的,要是敢出去乱说,老子三天能揍你五顿。”
马典吏家的小孙子兴奋收起摩喉罗,缩了缩脖子:“裴坚兄你放心,我肯定不说!”
他去赵县丞衙房里偷东西,怎么敢往外说?
等目送马典吏家的傻孙子走了。
裴坚瞧了眼天色,又去了县衙后门。
这里距离差役们的耳房很近。
他刚过去。
一个年纪稚嫩的小男孩畏怯走过来,喊了一声‘裴坚兄’。
裴坚应了一声,问道:“人打听到了吗?”
不得不说,小裴少爷真是天生能干大事儿的人。
知道兵分两路。
他谨慎的把‘进县丞衙房’一事,交给马典吏家的小孙子。
而崔岘让他帮忙寻找‘大川’的事情,则是找到了这位稚嫩小男孩来办。
因为眼前小男孩的爹,是衙门里的一位差役。
也是巧了。
这小男孩的爹,其实就是崔老头的女婿林差役。
听闻裴坚的话。
稚嫩小男孩小声道:“裴坚兄,你找的人我认识,他是县太爷。”
什么?
裴坚一愣,随后从怀里掏出崔岘给的画像,狐疑道:“你确定?再看看,别弄错了。”
叶怀峰县令是新上任的,因此裴坚也不曾见过。
那稚嫩小男孩又认真看了几眼画像。
随后笃定道:“他就是县太爷!今日我亲眼看到他来找我爹,我爹喊他县太爷。”
“县太爷跟我爹说,让我爹嘴巴严一些,若是崔岘一家来向我爹打听他的身份,让我爹什么都不要说。”
“哦对,他还特地交代我爹,让我爹帮忙照看崔岘一家。”
啊?
岘弟怎么跟县太爷扯上关系了?
裴坚很是吃惊。
他照旧给那稚嫩小男孩一个摩喉罗,对方欢喜的脸色涨红,喜滋滋跑了。
县衙里。
特地找机会,跟那位林差役交代,让对方守口如瓶的叶怀峰县令,正在庆幸。
他的马甲又捂住了嘿嘿!
稍晚些的时候。
在茶行商人家里吃好喝好,享受完美人服侍的赵县丞,优哉游哉归家。
结果刚一回去,又看到自家小孙子在摔砸东西。
赵志赶紧上前哄道:“哎哟,是谁又惹我家乖孙生气咯。”
赵耀祖气呼呼道:“还是那个崔岘!我可是听说了,他最近在裴氏族学里,好生出风头。”
“那吴夫子,天天夸他是旷世奇才!气死我了!”
“祖父,你不是说很快便能收拾了他吗?”
提起此事,赵志脸色也是一冷。
前些日子本想踩着崔岘做垫脚石,让自家小孙子扬名。
结果一首《咏鹅》,让《咏新竹》和赵家都成了笑柄。
赵志在南阳嚣张惯了,自然忍不下这口恶气。
再加上孙子赵耀祖挑唆。
赵志便使了个阴招,派了个有前科的毛贼,携带一些金银,去崔家栽赃陷害。
却不曾想,那没用的毛贼,竟被一个小差役碰巧给抓包了!
“乖孙放心,上次出了点意外。祖父向你保证,肯定尽快把那小子全家收拾了。”
赵志笑呵呵跟孙子表态。
心里却在思索着,该再想个什么法子,惩治崔家。
以他如今的权势地位,要打压收拾一户普通百姓,那实在太过容易。
听说,崔家小子确实有些才气天分。
既然如此,更要尽早扼杀,以绝后患呐。
巧了。
崔岘也是这样想的。
一位权势滔天的县丞,在背后恶意的盯着自己,叫他如何能安心?
崔家。
老崔氏等了又等,终于在天色彻底黑下来的时候,把两个小孙子给盼回来了。
她松了口气:“老大媳妇,两个孩子到家了,准备开饭。”
林氏从堂屋里出来:“好的,娘也赶快去坐下歇歇。”
俩孙子一直没回来,老崔氏不放心呐,一直在巷子口眼巴巴等着。
崔伯山点起油灯。
陈氏在哄小闺女。
崔璇则是帮她娘一起,把饭菜端去堂屋。
一家子人各有各的忙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