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魔将14-青崖秘洞现灵机,菩提圣果焕新生(1/2)
黯魇渊一战的硝烟虽已散去,可崔正英四人身上的伤痛与疲惫却如附骨之疽。回到宗门隐秘的闭关洞内-
云雾缭绕的茅山深处,一道苍青崖壁如巨蟒横卧,崖腰处半掩着被藤蔓遮蔽的洞口,若不是熟悉地形之人,极难发现这处隐秘所在。洞外古松虬结,树冠如伞撑开,松针间垂落的藤蔓缀着细碎的星芒花,在暮色中泛着幽蓝微光。山涧溪流自崖顶蜿蜒而下,跌落在洞口前的石潭中,溅起的水雾裹挟着青苔与草药的清香,沁人心脾。
踏入洞内,凉气扑面而来。洞壁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如玉,每隔丈许便镶嵌着拳头大小的夜明珠,将洞内照得通透明亮。地面铺着整齐的青石板,缝隙间生长着一种名为“还魂蕨”的灵植,叶片在微光中泛着金绿,散发着淡淡的治愈气息。洞中央是一方天然形成的玉髓池,池水呈琥珀色,表面漂浮着几片莲花状的“九转清灵叶”,轻轻摇曳间,水面泛起细密的涟漪。
洞室深处,四个蒲团呈北斗之形摆放,每个蒲团下都刻着繁复的聚灵阵纹。洞顶垂落的钟乳石尖端凝结着晶莹的“石髓”,每隔半个时辰便会滴落一滴,坠入蒲团旁的玉碗中,发出清越的叮咚声。洞壁上挂着几幅古老的卷轴,描绘着茅山历代祖师修炼的场景,边角处还贴着泛黄的符咒,隐约散发着古朴的灵力波动。
洞角处堆砌着整排的药罐,陶罐上刻满了驱虫避邪的符文,罐内浸泡着各类珍稀药材。一旁的木架上整齐排列着玉瓶,瓶中盛放着“培元丹”“生肌散”等疗伤圣药。最里侧的石壁上镶嵌着三块巨大的玄铁牌,牌面刻着“静心”“守一”“破妄”的篆字,散发出沉沉威压,时刻提醒着闭关者摒除杂念。
此处虽不如俗世的精舍华丽,却处处透着天然与古朴,灵气浓郁得近乎实质,正是一处绝佳的疗伤闭关之所。
洞内烛火摇曳,光影在他们满是伤痕的面庞上跳动。
崔正英盘坐在蒲团之上,眉头紧锁,体内灵力紊乱不堪,经脉中残留的魔煞之气不时作祟,如同一条条小蛇在啃噬着他的生机。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运转心法,试图将这些杂质驱逐出去。可每运转一周天,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
公孙羽靠在石壁旁,脸色苍白如纸。那场惨烈的战斗,让他的丹田受损严重,原本充盈的灵力变得稀薄微弱。他望着自己微微颤抖的双手,心中满是不甘。咬了咬牙,他也闭上双眼,开始凝聚溃散的灵力。
另外两名弟子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一人胸口的伤势虽已包扎,但呼吸仍旧微弱,每一次吐纳都像是在承受巨大的痛苦;另一人则因过度使用秘法,此刻陷入了半昏迷状态,口中还不时呓语着在黯魇渊中的恐怖场景。
师徒四人就这样各自盘坐,在寂静的闭关洞内,唯有粗重的喘息声和灵力运转时发出的细微嗡鸣。洞外的时光悄然流逝,而他们却仿佛与外界隔绝,全身心投入到恢复与修行之中。
随着时间推移,崔正英身上的气息逐渐变得沉稳,紊乱的灵力也开始慢慢归序。他知道,此次闭关不仅是为了恢复伤势,更是一个突破的契机。他回想起在黯魇渊中与魔煞的殊死搏斗,那些惊险的瞬间,那些濒临死亡的恐惧,都化作了他修行的动力。
公孙羽在不断的尝试与摸索中,终于找到了修复丹田的方法。他小心翼翼地引导着灵力,一点点填补着丹田的裂痕。每修复一分,都伴随着剧烈的疼痛,但他咬紧牙关,没有丝毫退缩。
其他两名弟子也在艰难地恢复着,他们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在闭关的日子里,他们不仅要面对身体上的伤痛,更要战胜心中的恐惧。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闭关洞内的气息愈发强大而沉稳。师徒四人在这黑暗的闭关洞中,用坚韧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等待着重生的那一天,他们深知,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在未来的人魔争斗中,守护宗门,守护人间。
闭关洞内,静谧得只能听见师徒四人沉重的呼吸声。崔正英正在运转周天,突然感觉周遭的灵气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他缓缓睁开双眼,只见原本冰冷的石壁上,竟泛起一层柔和的光晕。
一道嫩芽不知何时破土而出,嫩绿的叶片在烛火下晶莹剔透。公孙羽也察觉到异样,虚弱地抬起头,看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嫩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藤蔓蜿蜒攀附在石壁上,一夜之间,竟开出了朵朵洁白的花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