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在夫妻相处方面,诸葛亮应该向孙权学习(1/2)
此前,在张纮和刘备等人的建议下,孙权便有将治所从江东京口北固山迁往建业城的打算。
只因袁绮绮当时身怀六甲,不宜长途跋涉,此事便搁置下来。如今袁绮绮已平安生产,孙权打算将迁都一事提上日程,而这无疑又将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孙权年少时,大约十五六岁,大哥孙策英勇善战,打下大片地盘。孙权被朱治推举为孝廉,出任阳羡县长。
由于年纪尚轻,缺乏管理经验,在治理一县事务时,时常入不敷出。为避免被孙策责骂,部下曾帮他做假账,此事后来被吕范举报到孙策那里,孙权因此受到批评,还做了检讨。
后来孙权接管江东,明白那些帮他做假账的人不可重用,而吕范大公无私,是个可用之才。自此,孙权在管理江东财务时,始终秉持节制的原则,从不因家中私事动用江东公库,家中大小事务,包括各类宴席的开销,都放心地交给袁绮绮打理。
孙权对自己积累的财富颇为自信,认定足以支撑一家人的开销,因此从未向袁夫人过问其中细节。而袁夫人自与孙权成婚以来,多年间也从未向他提及账目之事。
袁绮绮只是默默决定,日后得闲时,继续投身写作,多挣些收入。
因为这几日,袁绮绮拿着儿子满月宴的花销清单,细细查看:“还有不少大事需耗费钱财。我儿子还没娶媳妇,我得攒下足够的才穿;为儿子儿媳妇购置宅邸,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除了儿子的事,婆婆和母亲的身后事,也需要花钱。还有我家狗儿和小葵,也不能亏待。”
袁绮绮向来责任心极强,觉得身为女儿、儿媳和母亲,这些都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从未想过这些重担该是孙权一个人的责任。
袁绮绮始终坚信:“无论身处哪个时代,女子都应努力挣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让自己过得有底气。”这样的女子,堪称典范。
诸葛亮作为江东的访客,收到两份请柬。一份是孙权夫妇为儿子举办满月宴的邀请,另一份则是孙权邀他前往北固山甘露寺,与镇江老辕会面的邀约。
诸葛亮实在惊讶不已,他原以为难以办成的事,竟如此顺利。
兄长诸葛瑾笑着说:“我们孙将军为人可靠,从不虚与委蛇。只要应允之事,必定全力促成。”
诸葛瑾在弟弟诸葛亮面前再次狠狠地把主公孙权夸赞了一回。诸葛瑾心中的孙权向来乐于助人,无论是属下、朋友还是亲戚,遇到难题,孙权都会尽力帮忙,绝不推诿。
然而,诸葛亮心中仍觉此事还有玄机。
孙权不仅安排他与镇江老辕会面,还特意让他携夫人一同前往北固山赴宴,这仅仅是出于对他诸葛亮的尊重与礼遇吗?
诸葛亮可并不觉得他亮仔哥有这么大的面子。
孙权对诸葛亮的确不错啊,可以说是根本不计前嫌,根本不计较他曾在柴桑大营里是如何激将江东众人的。
在此次出使江东期间,虽然得益于诸葛瑾从中联络,更多的乃是孙权以及袁夫人的许可和支持,诸葛亮夫妇才得以在江东京口城中的一处宅子里,见到华佗神医。
当时,面对诸葛亮夫妇小心翼翼地询问求子之法,华佗先生还劝慰道:“先生身体康健,并无大碍。只是平日为公事操劳过度,日后还需放宽心境,多享受生活。”
随后,华佗又对黄夫人说:“夫人尚年轻,身体康健,定能生育。若二位实在忧心,不妨借鉴民间的做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