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红楼帝业 > 第88章 二圣前奏对(上)

第88章 二圣前奏对(上)(1/2)

目录

第88章 二圣前奏对(上)

景宁帝闻言,眸中浮现探究之色,略一沉思,抬手屏退了室内的太监,仅留下他、泰顺帝、忠怡亲王、姜念四人。

景宁帝转向泰顺帝,语气中带着深意:“皇帝的这个儿子育于草莽,年方十五,竟就能筹谋此等清查钱粮亏空之策了,皇帝信否”

泰顺帝面色一僵,略显尴尬,忙瞪向姜念,沉声呵斥道:“跪下!”

姜念依言跪地,心中却暗喜。通过景宁帝的这句话,他确认了景宁帝已知晓他是泰顺帝的民间儿子。

他低眉顺目,神色恭谨,静候下文。

景宁帝与泰顺帝皆俯视着姜念,目光如炬,似要看透姜念的心思。

泰顺帝沉声喝问:“太上皇当面,你休要扯谎,还不从实招来!”

姜念神色坦然,果断答道:“臣岂敢诓骗太上皇与圣上臣虽年少,然蒙父母生养之恩,记性略佳。自打母亲故去,臣孤苦无依,因臣知晓父亲是何人,为有朝一日能得到父亲的注目,臣便勉力研读经史,且留心时政。此番献策,乃臣结合所学所思所筹。”

他毫不停顿,又继续道:“臣此番之所以上奏献策,有两个缘故。一则,臣蒙圣上隆恩,亦受忠怡王爷厚泽,年方十五便忝列侍卫,欲效忠于圣上,报恩于忠怡王爷。因臣知晓圣上与忠怡王爷正宵衣旰食,清查亏空,恰臣对此有刍荛之策,纵有不足之处,也该呈上仰祈圣鉴。二则,臣意欲进一步争取父亲的注目,唯有如此,臣往后方能常见到父亲。”

他说得言辞恳切,似是句句发自肺腑。

母亲故去,十几年未见父亲,孤苦无依,为有朝一日能得到父亲的在意,勉力研读经史,且留心时政。

这是在打感情牌!

记性超群,且年方十五就已考了顺天府乡试三十三名,又文武双全。

证明了天资卓绝!

年方十五,这也让他说出的这番话更有可信度,同时弱化他君前失礼的行为。

而且,他心有底气,胸有成竹。

此番献策,确实是他自己所思所筹,并未将他人之策妄称己出。他也提前料想到会面临泰顺帝的质疑和盘问,对此做足了准备。

景宁帝、泰顺帝以及忠怡亲王,皆被姜念这番话惊得一时无言。

三人神色各异,气氛凝重而微妙。

泰顺帝率先反应过来,厉声喝道:“放肆!”

表面虽如此,然他心中已感到一点愧疚,又有了一点感动,同时,也有些相信姜念所言属实了。

景宁帝比泰顺帝要宽仁,姜念的这番话,让他比泰顺帝更感动,也有些相信姜念所言属实。

但二圣都只是有些相信,相信的程度不深。

景宁帝沉思了一下,目光再次落在姜念的“奏折”上,忽而抬眸,逼视着跪在地上的姜念,肃穆问道:“‘严四柱,增三簿’之策,何以想到”

果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