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天意,我意(1/2)
第346章 天意,我意
荒原之上,赵启的目光停留在明月高台中,凝望着那位不可一世的魔主。
一道慵懒微沙的声音随风而来,入耳。
“破境前的你能在他面前站多久”
赵启收回视线,望向数十丈外的裴今歌,这句话正是出自于她口中。
“我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
“啧。”
裴今歌轻笑出声。
赵启看着她,问道:“你就这么不愿安静吗”
话里的安静不仅是闭嘴这一种意思。
裴今歌淡然说道:“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赵启不为所动,说道:“道主让你离开的意思,你不仅不接受,甚至还想要再次出手。”
裴今歌的笑容毫无变化,依旧好看,无半点异样。
“拒绝道主的善意……”
赵启静静地看着他,提醒说道:“你会死的。”
裴今歌不喜欢这句话的前半段,理会的却是后半句:“王景烁很快就会死,这些军方的人也都要死,剩下那四艘必然会变作垃圾,我很好奇,在皇帝陛下不出手的情况下,今夜此局到底要怎么推进下去。”
她漫不经心说道:“还是指望正在奔袭路上的玄甲重骑可就算两万重骑都到了又如何,不也只能看着那座高台发愣吗”
都是事实,是当下正在发生以及可以预想的事实,言语中自有力量。
赵启沉默片刻后,摇头说道:“你想知道那封信上到底写了什么,为何让我做出魔主必败无疑的判断。”
裴今歌说道:“好奇是人类与生俱来最为美好的禀性。”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的唇角噙着明快如秋雨的笑,似极了少女。
赵启看着她,想着在那封信上看到的文字,沉默更长时间后,再次摇头说道:“这里是荒原。”
两人间的谈话再次结束,既是因为赵启不愿继续深谈,更是明月高台之上的‘赐教’已经到来。
王景烁作为大秦三大王将之一,留给世人的印象总是忠诚二字,让很多人忽略了他相对于另外两位王将的年轻,以及他数十年如一日镇守荒原,手中从未缺乏鲜血的事实。
以同境界战力论,王景烁完全足以与南宗相提并论,比之巅峰时期的青霄月更胜一筹。
而他最为擅长的兵器,莫过于枪。
源自于长公主殿下当年所传授的枪法。
……
……
砰!伴随着金属的正面高速碰撞,火自枪尖盛开绽放。
一股巨力从枪杆传递至王景烁的虎口,迫使他身形下沉而后退,无法向前。
他皱起染血的眉头,眼中流露出转瞬即逝的困惑——长公主殿下的枪法精妙之处从来都不在于术,不在于微妙中见机杼,而在于势,而在于以堂皇光明之姿行碾压之事。
那年夏祭苍山中,余笙以手中长枪引天雷轰落,便是这个理念的最好明证。
故而王景烁在听到那句话才会心生那般怒意。
这是旨在神魂意志上的枪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便不需要任何人进行指点。
思绪只在瞬间。
魔主手中长枪未停,随意挥舞于身旁,形成一个并非道场却与道场无异的独立世界。
另外两位大秦军方的强者,在王景烁被迫后退时已出手,一者是刀,另外那人凭的是斧头。
刀斧分而斩落,自东也从西,各自攻向那把长枪的破绽。
有资格在先前道灭一击中活下来的这两人,自然都已经步入得道境中,是大秦军方仅次于三位王将的栋梁人物。
百年时光积攒下来的无数战斗经验,让他们在生死之战中拥有超乎寻常的可怕直觉……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在直觉之外。
刀斧斩向的分明是魔主的肩膀与腰腹,最终却在那一袭黑衫极随意地一步后退中,顺其自然地汇聚在那把铁枪的枪尖上,相遇。
相遇瞬间,那道让王景烁不得不退的力量再次涌来,形成切切实实的伤势。
不过简单一枪,三人便已溃不成势。
远方有弩箭带着劲风,呼啸而至,不弯不曲,直指魔主眉心。
然而就在进入铁枪范围的瞬间,那根箭矢的笔直飞行轨迹突然发生变化,不是颓然无力地如断翅之鸟下坠,而是顺应自然般去到枪尖之前,与之再次摩擦出火,最终随着一声轻响,掉落在地。
魔主自是岿然不动。
最先被击退的王景烁,无比清楚地看着这一幕诡异画面,为鲜血所上涌的喉咙突然出现一种猛烈至极干涩的感觉,仿佛置身沙漠历经数十年暴晒般,连吞咽这个动作都会为自己带来极点的痛苦。
但他却无法控制地生出一种强烈的呕吐感。
那是源自于魔主手中铁枪所呈现出的真实一面,这一面与他过往修行所得的认知有着截然不同的相反,对他的道心带来沉重冲击。
那还是一句没有付诸于口的话——你错了,众生枪该是我这样的。
王景烁低头,深呼吸一口极高处夜空的冰冷空气,让寒意如水般浸没肺腑,强自抹去心神中的那一抹阴霾,五指紧握,再提枪。
另外两位军方强者沉默着,与大将军形成互为犄角之势,这是最为朴实无华的战斗方法,自无数年前流传至今,简单而直接。
正因为简单和直接,这往往来得可靠。
王景烁没有理会这些事情。
他依旧低头,眼神却愈发沉静,阴冷如深潭之水。
出枪。
枪出未曾如龙,只是虎。
一只须发染尽鲜血的阴虎。
……
……
百余年前,那位破门子归来,轮椅碾过千年青石板。
满堂上下寂然无声,未见剑光飞掠,人在其中已然血肉离散。
王景烁仍旧清楚记得那天,当自己的祖父破关而出时,他的眼神曾无比明亮。
然而,然而……当坐在轮椅上的青年拔剑后,那一抹亮色也就成了血色。
祖父身死当场,为且慢所斩。
其后有好事者推演计算,确定王祭在那一瞬之间出了五万剑,而王家家主挡下其中六千零四十剑,故而被斩做为四万三千九百六十块整,其血肉连薄如蝉翼都不足以形容。
王景烁是唯一清楚看到那道剑光的人。
王祭最后没有杀死他,而是带着憾意叹了口气,期望王家再有一位羽化。
后来那些年里,王景烁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
一言蔽之,无非五十年来荒原风霜做苦酒而饮。
王景烁猛抬头,朝魔主。
数十万个时辰的月寒日暖中,他不曾懈怠哪怕片刻,无半点享乐,一心一意在修行。
这你又怎能否定我的路是错的!
一声怒啸自他口中迸发,响彻云霄。
真元如决堤之水狂涌而出,自枪锋跃至真实人间,一往无前!
鲜血从他的身躯同样飙射而出,沾染在那根铁枪上,腥味骤浓!
于是。
自今夜开战至此,众人第一次见到魔主神情不复平静,微凝。
那把自王景烁处取来的长枪,在这一刻,迎向王景烁手中的长枪。
狂风随怒啸而起,那一袭黑衫已被吹得烈烈作响,布料甚至有轻微撕裂,不再完好。
杀意煌煌。
无论是身在明月高台上的那两位得道境的强者,还是远在数十里外飞舟上的军方大人物,乃至于裴今歌和赵启这两位步入羽化境的当世最强者,都禁不住为这一枪而侧目。
但即便如此恐怖的一枪,仍然陷入与先前如出一辙的局面,枪锋无可避免……又或者说像是顺应水往下流这般真理的偏向魔主手中铁枪。
在两枪仍未正面遭逢的此时此刻,在场所有人的道心却都出现了一种绝对的预感,倘若先前的画面再次出现,不管王景烁的武道意志再攀上怎样的一座高峰,不管他拥有何等绝对的自信,哪怕在这一瞬间真实触碰到名为羽化的那道门槛,最终这次交锋的结果都只有一个,只能有一个。
那是一个字。
——败。
这种不容置疑的念想如同烙印般,铭刻在每一个直视魔主枪锋的人的心中,促使着事情的发生。
故而王景烁未止于此。
他做了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勇猛决定,他把自己视作为枪,自胸膛飘扬鲜血为枪上红缨,锋芒毕露,出拳如出枪。
整个过程中,王景烁注视着魔主手中枪锋,眼中无半点惧意,面目越来越狰狞。
一枪,对一枪。
他以手臂为枪直面魔主之枪,剩下的那把枪也就理所当然地破开了那个不容置疑真理,得以直指魔主胸膛。
谁也无法想到王景烁竟能做出这等决定,以至于当他整根右臂在枪锋之下寸寸断裂,发出无法形容的震撼声响时,余下的许多人才是堪堪醒过神来,双眼在这刹那间燃起希望的光芒,注视着另外的那把打破真理的铁枪。
就在这个时候,就在这顷刻之间……魔主开口了。
“很不错。”
这是一道温和中带着欣赏意味,最后却成惋惜的声音:“但这样的事情其实有过的。”
话音落时,他手中那把粉碎王景烁整根右臂的铁枪,若流水而萦洄,后发先至,横于身前。
砰!
枪尖不偏不倚地落在枪身上,其中蕴藏着的煌煌杀意与武道意志毫无保留地倾泻而出,致使魔主手中长枪不断震动、摇晃。
铁屑伴随着火迸射而出,照亮王景烁那张沾满血污的狞然面庞。
他的眼神愈发明亮,他能清楚地听见枪身不堪重负后发出的扭曲声音,只要再往前进一尺,只要一尺,那他就能顺势穿过魔主的胸膛……然后,一切戛然而止。
就像那幅画上缺了眼睛的龙。
就像那条未能越过龙门的鲤鱼。
就像是……那只青蛙终于出了井,得以观天。
一声轻响,原来枪断。
是魔主手中枪,更是王景烁手中枪。
枪头连带着枪身化作飞灰,随风而散,连带着鲜血。
王景烁颓然无力,单膝落地。
不知道何时散开的头发,丝丝绺绺地粘在他的脸庞上,夹杂着灰尘与铁屑与血。
如若退潮,那一瞬间凭借怒意爆发出来的强大,用着比来时更快的速度消散,就像是一场噩梦。
再有声音响起,魔主持断枪横扫,逼退另外两人的攻击。
明月高台又再一片死寂。
清冷如许。
远方那几艘也未再发起攻势,不知是因为震惊,还是茫然无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