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四合院:开局四九,军工天才 > 第160章 自动化防空网络

第160章 自动化防空网络(1/2)

目录

每天一万字,五章奉上,大家多给点鼓励,点点催更也好,快参战了,做好前期准备

……

十分钟后,三位组长在会议室集合。

雷达组组长老周是从前线调来的雷达专家,计算机组组长张教授是电子专家,火控组组长王工程师则是炮兵专家。

三人都是各自领域的顶尖人才,但在这个全新的领域里,他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志们,\"李明远开门见山,\"我们需要在一周内完成整个系统的调试和测试。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协同性,也就是如何让雷达、计算机和火控系统无缝衔接。\"

老周皱眉:\"一周?这进度太赶了。雷达和计算机之间的接口还不稳定,数据传输经常中断。\"

张教授也摇头:\"计算速度也是大问题。处理雷达信号需要大量复杂计算,我们的晶体管计算机虽然先进,但运算能力有限,很难实现实时控制。\"

王工程师更是直接:\"说句实话,我不相信这套系统能在实战中起作用。高射机枪需要精确的方位角和仰角,误差超过半度就会完全脱靶。现在我们的精度远达不到要求。\"

李明远听完三人的意见,不慌不忙地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图纸:

\"我理解大家的担忧,但我认为问题不在于单个部件的性能,而在于整体架构。\"

他将图纸展开在会议桌上:\"这是我设计的新型接口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每个功能单元都是独立的,通过标准化接口相互连接。\"

三位组长凑近查看,图纸上的设计确实与传统思路大不相同。

传统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整体,而李明远的设计将其拆分成多个独立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功能,模块间通过简单明确的信号传递信息。

\"这...这有点像搭积木。\"张教授若有所思地说。

\"正是如此。\"李明远点头,\"每个模块只需完成一个简单任务,不必关心整体逻辑。这样既降低了复杂度,又提高了可靠性。一个模块出问题,可以迅速更换,不影响整体功能。\"

老周仔细看着雷达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

\"这个波形识别算法很有意思,能大大简化数据处理流程。但这需要重新编写程序,现有代码几乎全部废弃。\"

\"没关系,\"李明远胸有成竹,\"新程序我已经写好了。\"他从包里取出一叠打孔卡片,\"这是完整的控制程序,包括信号处理、目标识别、轨迹预测和火控计算四个部分。今天上午就可以装载到计算机中进行测试。\"

三位组长面面相觑,不知该惊讶于李明远的工作效率,还是对这种全新方法的可行性表示怀疑。

\"李总工,理论上这确实是个好方案,\"王工程师小心地说,\"但在没有实际测试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判断它的实战效果。\"

李明远微微一笑:\"所以我们今天就开始全系统测试。\"他转向老周,

\"雷达组准备三台多普勒雷达,组成三角形阵列,覆盖半径5公里的区域。\"又看向张教授,

\"计算机组立即加载新程序,设置实时数据处理模式。\"最后对王工程师说:

\"火控组准备两挺高射机枪,安装电子控制装置,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

三人立即行动起来,各自带领团队开始准备工作。

李明远走到沙盘前,思考着测试方案的细节。

这是一次真正的革命性尝试——将雷达探测、计算机处理和武器控制整合为一个自动化系统,完全颠覆了传统防空作战的模式。

如果成功,这将是世界上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防空网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