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继承皇位的龙龙(1/2)
“清明到,儿尽孝。”
清明节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重要节日,因为要祭祖和上坟。
春节后离乡的人,在这个日子都尽量回到家乡,回到祖先安息的地方,重温他们的故事,为他们的坟茔添上几锨新土。
跟宗族亲人一道,缅怀祖宗先人。清明扫墓的意义不在于给死去的亲人烧多少纸钱,而是提醒活着的人应该如何更好地生活。
千百年来,清明节一直是维系、寄托中华子嗣情感的纽带。对家族和祖先感恩与缅怀的情感,是我们应该提倡的,也是值得发扬的,因为人只有对自己的家族和家庭负责,才会对社会负责,这是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础。
连家庄的父老乡亲很重视清明节,“儿回乡、诉情长。”
本来按部就班进行着,早早地备好了酒菜、水饺,篮子、铁锨等等物件,只等人齐了一起去添土修坟。
这个时候,望岗来了。
望岗拖着瘸着腿往堂屋一坐,提出了三条建议。
一是修坟。
二是重修族谱。
三是修祠堂。
望岗在这里提出“建设性”三条建议,有机灵的小辈看苗头不妙,马上去外面把占堂喊进屋来。
还有更机灵的,马上去请望岗他爹,占信老支书。
屋里坐着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这是连家庄的镇庄之宝。
望岗在老人们面前大放厥词,老人们沉默良久,却也不能置之不理。
有人悠悠开口:“一会全村去坟地添土,大伙看情况商量一下,如果有必要,可以考虑修坟,但每年都会添土,平时也有人看顾,坟上没有别事还是不要动了,打扰祖宗清修。”
另一个老人开口:“这几年庄里人丁兴旺、平安无事,不要随便动坟,添添土,小修一下,不要漏雨就行,不要大动。”
“祠堂的话,有心则灵,勤打扫勤祭拜才是正事,不在于大小,有个老少爷们祭拜的地方就好,老祖宗不会怪罪的。”
“至于族谱,上次修族谱是3年前的事了吧,占堂啊,这几年添了不少新人,娶媳妇的,生孩子的,倒是可以把族谱拿出来添添人口了。”
得,提了三条建议,好歹也是成行了一条,说明咱也是说了有用的。
于公,操心全庄大事,提点了占堂。于私,我们龙龙也可以上家谱了,一想到龙龙的大名在族谱上展列,望岗觉得自己的脊梁又挺直了几分。
全庄人去坟地添土、压纸、祭拜祖先,坟地有人看管,井然有序。
为防夏天雨大漏水,各家都细心筑土修缮,磕头放炮。
中午回来,各家都聚在长子家里吃上坟饭。
云平云升跟着云利来到占军大伯家吃饭。一家人济济一堂,很是热闹。
没想到望岗又来了,说起重修族谱的事情。
虽说今天是清明节,是商讨修缮族谱的正时候,但这会子不是正值当午吗,各家都在吃饭,望岗这一家还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从来不看时机地往别人家跑。
占堂看望岗这么着急,心里隐隐有不好的预感,这小子,又想找事情?
其实族谱前年刚刚修缮过,把各家的子孙传承都捋顺一遍,这次也不叫修缮,顶多是添几笔,并不是什么大工程,叫上几个庄里老人和各家有添丁的人家,来记上几笔就行,犯不着望岗巴巴地在饭点来占军家里催促。
可能望岗觉得自己提了三点建议,被否了两条,就剩下的这最后一条,势必要当做正事来办,顺便树立一下在庄里的权威——看,修族谱都是我望岗提出来的,我不提,你们都想不到。
下午,占堂召集族里耆老在大队开会,商量族谱添笔事宜,本来很简单的事情,没想到又起了风波。
族谱的作用本是将家族的分支弄弄清楚,理清辈分。之前的老族谱,只收录登记的庄里的男性公民和所娶妻子的名字,本家所生女子,按照旧时惯例,是不上族谱的。
可现代社会讲究男女平等,且女子参与社会事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出息,人们对女子地位的上升也都抱肯定态度,谁家没有姐妹女儿,谁又没有母亲呢?
尤其是计划生育开始,很多人家都是双女户或独女户,照旧养得娇娇地。
现在很多村庄再修族谱时,已经把女性的名字登记上了。
连家庄虽然不受计划生育的限制,但也有没有生出男孩子的人家,看到别的村庄实行男女同权,也就有意为之。
前年,在占堂的主导下,新修缮的族谱,就把庄里的女子也添上了,但事情比较仓促,仅仅是把未婚待嫁的女孩子们登记上了,有些已经外嫁女没有登记。
这两年,好几位族亲来反映过,既然是加上女子的名字,就应该把所有外嫁未嫁的女儿们都记上名字,也算是是一个传承。
这次请出族谱,占堂跟众人商量,要不就一次办好,把各家出嫁和未嫁的女儿,全部统计出来,登记在族谱上。
大家都没有意见,尤其是庄里有几家双女户、三女户,看着自己女儿的名字整齐地列在族谱中,也是一脸荣耀。
可有人不干了。
这次是四人组出马。
望岗一瘸一拐走在前面,后面是媳妇抱着好大儿子龙龙,婆婆手里拿着玻璃瓶,紧紧跟在后面。
“此事不妥,族谱向来是只入男丁,什么时候女子也上族谱?女子上族谱是上到她婆家族谱里,怎么能在娘家上谱。过年时咱们祭祖难道要给外嫁女一家磕头敬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