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砚台(1/2)
第212 章 砚台
唐青把端砚拿近,“大家看见没有,这块端砚还具有多功能分区。”
唐青用手指着一个地方,“这里是研墨区。
砚堂显得平坦,面积也显得比较大。
而它的边缘略高,以防止溢出墨汁。”
唐青又指着端砚上的另一处,“这里是端砚的蓄色池。
它的侧下设凹槽,用于预调胶矾水或矿物颜料胶液。”
唐青又指着一个孔,“这是端砚的水滴孔。
这件端砚内置有青铜水滴器,主要是精准控制水量。”
【感谢古先生讲解,我第一次听人详细讲解端砚。】
【我这人没写过毛笔字,也第一次知道有端砚。
那天我有空去买一件端砚,回来练习自己的字。
顺便修身养性。】
【没想到上好的端砚,有这么多讲究。】
【明天我就去买端砚和笔,练习自己放下的书法。】
【看评论区这么多人去买,明天端砚要涨价了。】
唐青看着大家都要去买端砚练字,笑着提醒道。
“我很赞成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可以练习毛笔字。
练习毛笔字,可以提高大家的审美水平。
其次是磨练大家的意志,提高个人的专注力。”
“最主要还能修身养性,传承文化。”
京城美术学院蒲教授:【古先生说的对。
有条件和有时间的人,可以适当练习老祖宗留下的毛笔字。
以后有时间,我会开直播教大家怎么写。】
魔都美术学院方教授:【为了老祖宗的文化传承。
我以后也会不定时教大家练书法。】
中州美术学院李教授:【我也打算开教学直播,完全免费。
只要大家喜欢老祖宗的东西,我就教大家。】
紧接着,大量的美术学院的教授发言,都表示可以直播免费教大家。
一些美术学院的学生,也都纷纷发言。
唐青没有想到,这次直播还能形成书法热。
当然,唐青作为古文化的宣传大使,他是非常乐意的。
他冥冥之中感受到,他好像改变了什么?
可是他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他不禁抬头仰望天空,可惜看到的是墓顶石板。
唐青觉得他这次做的贡献有点大,说不定系统会给一个大的奖励。
毕竟老祖宗留下的毛笔字,一撇一捺的书写都很有讲究。
传承了几千年,肯定有一定道理。
而不像现在圆珠笔、中性笔等,可以胡乱写。
写完之后,自己本人都可能不认识。
唐青接着又把剩余的两个砚台,给详细介绍一遍。
一个是歙砚,专门辅助调色用。
一个是澄泥砚,主要是特殊场景使用。
这三个砚台,都是北宋宫廷用的上好砚台。
具有极高的科研和历史价值。
京城美术学院蒲教授:【观看了之前的八支笔。
还有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再加上三件北宋宫廷砚台。
我现在相信古先生所说,这真是北宋王曦孟的墓地。】
中州美术学院李教授:【是啊!
发现的三样东西,都是北宋宫廷才能存在。
而且还要是一个书画家。
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人,除了北宋的宋徽宗,就只有北宋的王曦孟。】
【既然教授们都说是北宋王曦孟的古墓,那肯定就是。】
【没有想到,一座空旷古墓,居然是北宋王曦孟的古墓。】
【真的很期待,不知道后面的暗阁里,有没有王曦孟的作品?】
……
唐青又给粉丝们抽了一轮奖。
在教授们确定是王曦孟的古墓后,唐青的粉丝开始暴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