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韩老板(1/2)
官道向西蜿蜒如蛇,蹄铁叩在冻土上哒哒作响。遂川城楼隐在灰蒙蒙的天际,西域商队的驼铃混着胡笳声随风飘来。余巧巧拢紧羊皮袄,掠过道旁拾柴的孩童——皴裂的小手攥着枯枝,眼珠子却追着她的驴尾巴转。
“阿姐给!“她抛出一把饴糖。孩子们哄笑着扑进雪窝子,惊起几只啄食的麻雀。背婴孩的妇人挎着木桶经过,冻红的指节擦过驴背上鼓囊囊的粮种袋,浑浊的眼里忽地泛起光。
余巧巧别过脸。前方残垣下,老农正用豁口陶罐舀雪水浇地。龟裂的田垄间,几株瘦麦苗在风里打颤。她摸出舆图,指尖划过墨圈标注的村落——这些熬过鼠疫的庄子,今春该换新种了。
暮色染红戈壁时,遂川城垛映入眼帘。胡商彩旗在城头猎猎作响,波斯地毯从城门洞铺到街心。余巧巧勒住驴,摸出晏陌迟给的平安扣。玉料粗劣,雕工却精,阴阳鱼眼处藏着极小的“晏“字。
“客官住店?“裹着缠头的伙计迎上来,汉话带着古怪腔调,“上房一日三十文,包热水。“
余巧巧将驴缰绳抛过去:“要临街的。“她仰头望着商会旗幡上陌生的胡文,袖中手指慢慢蜷紧。频婆果树苗在行囊里沙沙作响,混着远处驼铃,竟似金戈铁马声。
骡车拐过官道最后一道弯,遂川县的烟火气扑面而来。
晨雾里晃着驼铃的商队擦肩而过,胡商头戴卷边毡帽,腰间镶宝石的弯刀磕在鞍鞯上叮当响。余巧巧掀开车帘,瞧见个西域妇人拎着陶罐沿街叫卖,乳白的羊奶在罐口荡出涟漪。
城门口挤满挑担的农人,活鸭在竹笼里扑棱翅膀,鱼贩子木桶中溅起的水花打湿了青石板。余巧巧摸出梅大夫给的舆图,羊皮卷上朱砂标的中街像条赤蛇盘踞城心。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跑堂的甩着白汗巾迎上来。余巧巧仰头望见“云来客栈“的金字招牌,檐角铜铃在风里晃出碎金:“要临街的上房。“
二楼轩窗推开,中街盛景尽收眼底。四辆镶象牙的马车并辔而行,胡姬臂间金钏与波斯地毯的流苏纠缠在一处。余巧巧嗅着空气里混了茴香与檀木的怪味,指尖划过舆图——西北角的苗木市场标着枚玄鸟印记。
午后日头西斜,余巧巧踩着满地松针踏进韩氏苗圃。黄杨木架上摆着各色树苗,裹泥的根须用草绳缠得齐整。掌柜的正在给盆橘修枝,听见动静头也不抬:“小娘子要添些什么景致?“
“家里后山空着十亩薄田。“余巧巧抚过一株光秃秃的树苗,指尖沾了层白霜,“想种些讨喜的果树。“
掌柜的撂下剪子,靛蓝袍袖扫落几片枯叶:“您瞧这香梨树,三年就能挂果。“他引着余巧巧往深处走,“金杏更妙,花开时灿若云霞,太守夫人都爱采来插瓶。“
余巧巧忽然驻足。墙角歪着几株半人高的树苗,虬结的根茎裹着异色泥土。“这是?“
“哎呦!“掌柜的横跨一步挡住去路,笑容堆出满脸褶子,“这些是给西域商会备的次货,您这样的贵人哪瞧得上?“
余巧巧摸出荷包掂了掂,碎银撞出清脆响动:“我听说遂川县有频婆果树。“
掌柜的脸色倏变,山羊须抖得像风中枯草:“小娘子说笑了,那稀罕物得去番邦商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