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阴谋废立(1/2)
董卓这几日被宫中的流言蜚语搞得头痛不已。
玉玺没有找到,反倒被人传出,是西凉军入宫盗走了玉玺。弄得现在朝中一干大臣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对了,一个个竟都以为是他故意藏匿玉玺,图谋不轨。
董卓心中忧虑,便找来李儒商议对策。
李儒进言道:“主公,夺玉玺者,必是张尘无疑!”
董卓大惊,忙问缘由,李儒又道:“昨夜,李傕将军遭人伏击,与后来伏击我们的是同一批人,此定是张尘所为。张尘定是让人伏击我军后,换上了我军的铠甲服饰,假冒我军名义,入宫盗走了玉玺!”
“张尘小儿,欺吾太甚!我必杀之!”董卓登时暴怒,然又说道:“如今没了玉玺,大事如何可图?”
李儒道:“主公手握二十万雄兵,欲图大事,何需区区一块石头?为今之计,主公当以雷霆手段,速速稳定洛阳局势,弹压一切反对、质疑之声!”
董卓点了点头,道:“文优所言极是,计将安出?”
李儒皱眉道:“大军仍在路上,我们此刻只有两万多人,恐难是八校尉对手。属下倒有一计,不如令军士白天进城,夜晚再便衣出城,待明晨再进。如此往复数日,朝臣百姓必以为主公兵强马壮,而不敢轻动,主公在暗中收拢何进所部,逐一分化八校尉,如此,大事可定矣。”
“好!好好!文优,你不愧为咱家的智囊啊,果然是妙计!”
董卓大喜,随即令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将依计行事。
果然,一连二十余日,西凉军日日进城,耀武扬威,横行街市,洛阳百姓见了,无不惶惶。
朝中更是混乱,天子不在京师,大臣们不知该如何是好,一时没了主心骨。
有的人想前往邺城,谒见天子,也有的人觉得,天子离京只是暂时的,待时局稳定,自会回来。
而董卓却没闲着,暗中收买了何进的许多旧部,并其部众,收为己用,实力日渐壮大。
眼见董卓势力日益增长,朝臣之中,便也有了警醒之人。
后军校尉鲍信,眼见董卓势力愈发难以遏制,便来见袁绍,说董卓必有异心,当速除之。袁绍犹豫再三,只说朝廷才刚刚稳定下来,眼下不可轻举妄动。鲍信无奈,又去寻司徒王允,王允也是犹豫再三,顾左右而言他,只说再议。
鲍信眼见众人如此,心知留在洛阳,日后必有大祸,于是引本部人马,自投泰山去了。
又过几日,西凉军主力奉命赶来,董卓令仍屯于渑池。
自此,董卓拥兵已不下四十万。
这日,董卓又召众人议事,问李儒道:“文优,如今洛阳大局已尽在掌握,当图大事矣。天子离京日久,国不可一日无君,我欲废帝立陈留王,如何?”
李儒点头道:“朝廷无主,正当如此,迟则生变。主公何不明日在温明园召集百官,晓谕此事,从者加官进爵,不从者立斩之,以立主公威权!”
“哈哈哈!好!”
董卓大喜,于是第二天便在温明园中设宴,遍请满朝文武大臣。
朝野上下,皆知董卓如今手握四十万大军,威名赫赫,哪敢不从,纷纷赶来赴宴。
待百官到齐,董卓才姗姗来迟,携着佩剑,缓缓入席。
酒过三巡,董卓令停酒止乐,对众人道:“各位,咱家有句话,要和大家伙儿说说。”
众人连忙放下杯盏,静静听来。
董卓道:“天子自被张尘那逆贼劫走,已近月余,宫室空置,帝位久悬,朝野皆惶惶不安。正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幸而,陈留王被咱家救回,陈留王聪明好学,才思敏锐,可承大位。我意,另立陈留王为帝,以正朝纲,诸公以为如何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