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4(1/2)
最近,老方丈将精力抽出一部分用来观察了然,观察越久,心中就越发忧虑。
了然虽然总是一副面带微笑,接人待物温柔和缓、普渡众生的亲切模样,实则和所有人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无形中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样也就罢了,了然也不知是哪里带出来的臭脾气,看人如视蝼蚁。
真正的孤傲不群,心中无畏。
谁人在世没有三二好友,哪怕是秦桧也有一二知己,老方丈也有几个淡如水的君子之交。
然而,了然就真的能做到一个朋友也无,除了对师父恭敬、孝顺一些之外,对谁都是真正的一视同仁,毫无差别。
戒嗔出自贫苦人家,为了一口吃的,出家当了和尚。在一众师兄弟中,戒嗔的资质不算最好,却是真心喜爱佛法,希望弘扬佛法、普渡众生,最终凭借多年的努力,在佛法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每每看着徒弟不全心全意投入佛的怀抱,戒嗔总有种暴殄天物的感觉,痛心极了!
明明天资聪颖,却有一堆臭毛病,虽说人无完人,但了然的缺点就像是美玉上的瑕疵,看起来碍眼极了。
如果谢安歌得知自家师父的这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话,大概会难以遏制地翻个白眼。
三年一代沟,他都是活了一百多年的人了,和同门相比,这已经不是一条代沟那么简单的事了,而是一条宽敞得能跑火车的马里亚纳海沟。
不被当作老古董就算不错了。
何况,谢安歌并不清闲。
师父虽然耳聪目明,但是年纪毕竟大了,平日里大事无错,小事糊涂,身体上的各种小毛病也冒了出来。
师傅有事,弟子服其劳。谢安歌平时少不得关注师父的身体,换季时更是要倍加小心。
此外,还要替师父查补缺漏,处理寺庙的大事小事。
不同于几乎隐世的自在观,法华寺作为皇家认证的南梁第一寺庙,对外对内,事情都十分繁杂。
对外,要和皇家、高门大户、礼佛的香客……打交道,采买时和商贩们打交道,和其他寺庙交流佛法、信息,接待同道,有时候甚至要和道家、儒家接触等等
对内,法华寺有上千僧人,吃喝拉撒睡、训练、学习、轮班、游历……哪个不要一一仔细安排?
还有安全问题、收支平衡、提高佛法水平等,都要慎重考虑。
法华寺自然也有负责处理杂务的监院和僧人,但是在人情社会里,有些事,身份或辈分不够,根本处理不来。
而谢安歌身为方丈唯一的亲传弟子,身份够,辈分高,他想避都避不开。
这个年代,为了生存,和尚们也是很彪悍的。法华寺内有功夫出色的武僧,经过历代武僧不断钻研,寺内的武功有拳法、掌法、指法、抓法、擒拿手、杖法、棍法、身法、阵法、内功等等。
这些武功,谢安歌都是要学的,并且要学到精通为止。
虽然他底子不错,但法华寺能有今天,寺庙内的武功绝非半瓶水,学会容易,要学精还要靠时间的积累。
通常,谢安歌还要在经堂授课讲经,为僧人们解答疑问。
和其他寺庙进行交流时,也少不了要代表法华寺出战,不是,是论经。为了保持至今无一败绩的辉煌记录,谢安歌在这方面下的苦功也不少。
得空时,谢安歌还会和同门出庙施粥施药,顺便实践一下三脚猫的中医水平。
当然,他也治不了什么疑难杂症,也就治个头疼脑热之类的小病。
前世,他也读过医书,只是那个世界灵气充足,世人最大的威胁是来自妖精鬼物,而不是疾病,所以实践机会几近无无。
这一世,能学以致用,谢安歌心里还是很愉快的,也算是忙里偷闲吧。
也许是法华寺的光环加身,给了病人极大的心理安慰,反正谢安歌至今没有治出过毛病,他就当自己的水平算是入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