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重生奋斗日常 > 第46章 去办身份证

第46章 去办身份证(2/2)

目录

而现在,孙静言的成绩,貌似是成了孙二华跟弟弟争风采的最大筹码了。大家都说,看来你家是要出个大学生了。

孙二华嘴咧的老大,这话他是最爱听的,好像能够看到六年以后,孙静言考上大学的情形了。

尹爱莲心里不舒服,再加上路上晕车,所以干脆找了个理由,去屋里休息了。

孙静言坐在外面,还要时刻帮着泡茶之类的,也走不开,其实她也很想去休息来着。

不一会儿,就听到四叔说“是打算做个房子,你们看看现在,附近有几家人的房子像我家这样,还是几十年前的旧房子?我在外头,别的不担心,就担心下大雨的时候,房子把我老娘压着了。”

孙静言知道,四叔这不是随口说的,他是真的在家里盖了一栋楼,虽然楼房很简单,但是比现在的房子结实漂亮多了。后来也确实只有奶奶一个人住,他们只有逢年过节才回来一趟。

孙静言不由得想起,当初尹爱莲就说,乡下这房子,以后也是孙连胜的,孙静言当时没多想,只觉得四叔如果有自己的孩子,就轮不到孙连胜了。可是四叔一直没结婚,当然也没孩子,记得有个女人还挺着肚子跟四叔回来了,传得很厉害的是,四叔终于要结婚了,结果后来去四叔做生意的地方待产去了,就再也没有消息了。

孙静言那个时候没多想,四叔是有点花,分了也正常,现在想来,难道还有别的隐情?

因为尹爱莲说新房子是孙连胜的,那个样子太笃定了,好像已经十拿九稳。

只是,这一切都还没发生,所以踪迹更无处可寻了。

下午的时候,一家人都为第二天的寿宴做准备,尹爱莲也在洗洗涮涮,只是她满脸不高兴,嘟嘟囔囔地说“亲闺女不回来干活,倒是把媳妇用得起劲,果然亲生的就是不一样。”

这是因为孙静言的姑妈没有来娘家干活,所以尹爱莲不高兴了。

孙静言发现,尹爱莲这种人就是如此,奶奶手头有点好处的话,人家就说,自己是家里的媳妇,就是一家人,当然也有份,如果是义务和责任,就说,自己是媳妇,又不是人家亲生闺女,哪有那么亲密,当然没自己的份儿。

这样的逻辑,还真是无从反驳起。

这话也不是私底下嘟囔,有时候是故意说给奶奶听的,这样的情况下,婆媳关系能够好到哪里去呢?

只是,这对婆媳之间的战争,跟孙静言是没多大的关系的,反正她们争夺的主要战场,还是孙二华和孙连胜,她这个不受重视的女儿孙女,反而落了一个清静。

下午时候,孙二华叫上孙静言说“走吧,咱们去县公安局去。”

孙静言忙放下手里的活儿,问“办身份证去吗?”

孙二华点头“是啊,咱们要赶紧,不然人家下班了。你四叔骑摩托送咱们去,他也事情多,咱们要快点。”

四叔的摩托车声音果然在外面响起了,孙静言忙快速地收拾了一下自己,就朝着外面去了。

孙连胜倒是很想去来着,只可惜被奶奶留着,不肯让自己的金孙孙走。拢共才在这儿呆两天,当然不肯放人了。

孙连胜只好留了下来。

坐上摩托,三个人就出发了。

四叔开摩托还真是快得很,嘴上还说“开摩托还是不如开车来的舒服,速度没那么快,就没那么带劲。”

没想到这个念头,四叔连车都有了。

孙二华对自己这个弟弟羡慕不已,却没有办法,时运和脑子都十分重要。

当初兄弟两个一起出去打工,跟着熟人做过小工,也一起卖过早餐,还一起开过店卖鞋子,全都亏了。尹爱莲气急之下,直接把丈夫喊了回来,不准他跟着四叔在外面胡混了。四叔那个时候没有成家,光棍一个,自然也不想回来,没想到反而让他给混出来了,也不知道尹爱莲现在作何感想。

他们家举家搬到城里,开始自己做生意,大概也是受了这样的刺激吧。

在摩托车上,四叔主动问起了孙静言读书的细节,孙二华当然是愿意说这个话题的,好像只有在家庭方面,他才比得过自己的弟弟。

“现在你们要自己带桌子去学校吗?”四叔问。

四叔当年也是快读完初中才出门打工的,那个时候,他们桌椅都要自己准备,饭菜也是如此,食堂只负责给他们蒸好饭。

孙静言说“不用了,学校桌椅什么都有。”

“真好,比我们当初好多啦!那个时候,我们上半天课,下午的时候,老师没来上课,就让我们放学回家了,你知道老师干嘛去了?”

“干嘛去了?”

“老师喝醉了,在家里醒不来呢!我们没人上课,只好把我们放回家了。”四叔语带笑音,可能是回忆起了那个美好的时候吧。

孙静言说“那样不太好吧?我们学校老师敢这样,可能会被开除的。”

这样不负责的老师,绝对是很有损学校的声誉的,为了保证家长满意,学校开除这样的老师也正常。

四叔点头说“所以你们现在好啊,什么都不用操心,一门心思读书就好。”

孙静言默默想,她要操心的事情可多了,怎么可能不操心。

“我听说你暑假打工赚了钱啊?”四叔又问。

孙静言点头“赚了点钱,转眼又花光了。”

“赚钱是大人的事情,你们小孩子,好好读书就行了啊。要是以后有什么困难,给四叔打电话。”

孙静言暗暗撇嘴,她上辈子就是万事不管,只管读书,结果就被尹爱莲捏在手里捏了一辈子,一个养大你的功劳扣下来,就得无条件答应她的所有要求。

孙静言不想走老路,哪里会像以前那样?

孙静言没吭声,倒是孙二华忙补救说“现在流行这样。现在不是咱们以前那个时候了,以前咱们年纪小就去打工,是因为过得不好,家里要钱。她们现在,是锻炼自己,是一种社会实践,越是有钱人家的小孩越这么干。”

这些理由,还是孙静言当初说服他和尹爱莲出去打暑假工,而不是回乡下的说法呢,不知道孙二华是真信了,还是因为要面子才这样说。

四叔没有孩子,不太清楚现在的情形,沉默了一下,才说“现在跟咱们那个时候,还真是很不一样了啊。”

孙二华点头说“是啊,她们现在的小孩幸福。老师负责,政府也负责。”

孙静言腹诽,那是因为两个孩子都不是去的那种烂糟学校吧,差学校跟你们以前是一样一样的。

这一路上,一半的时候,是四叔在教孙静言,最好要努力读书,为什么要努力读书,总结为一点,就是学历高好赚钱。

这是最直接最打动人心的目的了。

孙静言读书,却是为了摆脱现在的家庭,想要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只是乖乖点头答应。

到了公安局,好在时间赶得及,听说是未成年人办身份证,审查就严格多了。

好在之前打听得清楚,资料都准备齐全了,又有家长陪同,所以等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叫孙静言进去拍照了。

这秋老虎的天气里,办公室也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吊扇在工作,孙静言还要穿上那件外套,给拍身份证照。

看着身份证的示意图,孙静言才想起,现在还没有实现二代身份证,身份证都还是过塑的那种。

孙静言看到过孙二华的旧身份证,颜色失真不说,因为时间的原因,身份证有些泛黄了,尽管给过塑了,但是有些颜色还是晕开了,又因为掉进水里过,整个身份证都污损了,只好重新办了一张。

还是二代身份证比较好,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拍完照之类的,警察面无表情地说“小姑娘,你的身份证出来以后,要自己好好保存,知道不?”

孙静言连忙答应说“好的,谢谢叔叔,辛苦你们了。”

民警脸色稍霁,难得遇上一个这么懂礼貌的人。

孙静言当然知道,随着时代的发展,身份的信息越来越重要,一个有效身份证,能够卖不少钱呢。

对于普通人来说,当然是一个身份就够用了,对于有些人来说,就不一样了。当然,拥有多个身份的人,大多是不干好事的。很多那种贪污的人,都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身份证,就是为了避免身份问题带来的风险。

走出公安局,孙静言松了一口气,她终于办好了身份证,等到一个月以后,她就能够拿到身份证了,到时候,什么事情都会方便多了。

回去的路上,四叔终于没有继续唠叨孙静言要好好读书,而是跟孙二华说起了自己知道的,一些关于多个身份证的人的事情,孙静言也难得听得津津有味。

毕竟没有经历过这些事儿,这些事儿还是让人很开眼界的。

回到家以后,自然是逃不过要干活,一直忙到晚上。

第二天一大早,孙静言起来的时候,家里的人都起得差不多了,只有孙连胜还在睡觉。

看孙静言起来了,尹爱莲立马就叫她干活,孙静言说“我得去跑个步。”

不管在哪里,不管天气如何,孙静言都不中断自己的锻炼,她要将散打练好,这是她少有的资本之一了。

尹爱莲顿时就不高兴了“这大早上的,我们都忙的要死,你还出去疯跑,真是不懂事。你要是这个样子,以后怎么嫁的出去?嫁出去了,婆家都要嫌弃死你。”

孙静言无语,她才十二岁,尹爱莲就开始说嫁人的事情了,还说到婆家喜欢不喜欢,好像女孩子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讨婆家喜欢的。

孙静言很想反驳她说“你倒是很懂事,但是也没看到你婆婆多喜欢你啊!”

只是她知道,这话绝不能说出口,说出来就跟捅马蜂窝一样了,就算是她成绩再好,也会戴上一个不懂事的帽子,竟然说自己妈妈的坏话。

好在四叔过来解围说“嫂子,有啥事儿要干?我来吧,静静要去跑步,就让她去,小孩子家,锻炼锻炼也好。人家小孩子哪有像静静这样,起这么早锻炼身体的?”

对于小叔子,就算是尹爱莲有什么不满,也不好说了。

见尹爱莲被四叔缠住了,孙静言便跑步去了。

因为孙静言昨天表现得又懂礼貌,又文静,也挺勤快的,再加上孙二华一直在吹嘘她的成绩,所以四叔对孙静言的印象很好,当然也愿意为她解围了。

锻炼完回来,吃完早餐没多久,大姑就带着一家人都来了。

大姑是奶奶的大女儿,是嫁在乡下的,不像两个兄弟,都出去了。

孙二华和四叔之间,还有一个孩子,不过那个孩子已经夭折了,所以没有三叔。

大姑也是个热情的,一来就开始撸袖子干活,姑父作为女婿,在丈母娘做寿的时候当然要好好表现。

大姑家也是两个孩子,大的是女孩,小的是儿子,大的女儿比孙静言大,小的跟孙静言差不多,看到孙静言的时候,还眼睛一亮。

孙静言无语,她知道这个表弟有点好色,但是没想到连自己这个表姐他都看得上。

好在虽然看是看了,没有动手啥的,不然孙静言真的要暴走了。

姑父也是个爱吹牛的,如果说,孙二华只是在事实的基础上,把牛皮吹得有点夸张,那么这个姑父是没有任何事实也可以随便吹,特别是喝了酒以后,简直是牛皮吹上天了。

现在看到两个做生意的小舅子都回来了,当然是要拉着好好说说话,然后听听外面的事儿,然后吹吹自己的事儿了。

孙静言的表姐倒是一个很平常的乡下姑娘,她已经读初三了,不过读书成绩很差,看样子已经是自我放弃,准备读完初中就去打工了。

这个表姐的存在感不强,但是孙静言记得,每次听说她的事儿,都是关于她的婚姻的,结婚了,生孩子了,离婚了,又结婚了,又关系不好,又自己出去打工,又想离婚了。相对于孙静言这个连婚姻的边都没摸过的人,这个表姐堪称是经验丰富,只可惜经验是有了,却没有吸取过教训,每次找的人都是渣。

奶奶这个寿辰不是做大寿,所以也只是请亲戚朋友,吃饭大概也是四五桌人,所以也没请人来帮工,全都是一家人自己做完的。

除了他们这些子孙后辈,要来的客人就主要是奶奶的娘家人了,她的兄弟姐妹们来了好几个,也是携老扶幼的。

孙静言长得出色,又不像乡下孩子那样,天天晒太阳,所以她皮肤白净,身量苗条,再加上文静又礼貌的性格,一下子赢得了亲戚们的好感,不少已经开窍的男孩子,眼睛都舍不得挪开。那些眼神,真是看得孙静言浑身都不自在。

孙静言也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的亲表弟是这样了,因为这个时候的风气是这样。孙静言还小,所以没有展现出什么风情,但是对于同龄的男生来说,她真的是十分出色了。

对于这样的宴会,孙静言真的是十分不喜欢,但是又不得不来。

吃完饭,一堆男人坐在一起聊天,说起的也是四叔准备盖房子的事儿,都说四叔说得对,确实应该把旧房子拆了,盖个新房子了,奶奶应该享享儿孙福,住好房子。

孙静言在角落里静静地坐着,听着那些长辈,因为比四叔辈分高一点,就对着他指手画脚,说他不在家所以不懂家里的行情,还说要给介绍施工队介绍卖建筑材料的厂家之类的,就觉得无语得很。话里听上去是亲亲热热的,实际上还不是想要占便宜?

奶奶成为寡妇多年,拉扯几个孩子不容易,也没见他们如此热情地要帮忙啊。

好在四叔常年在外做生意,对这些亲戚的目的也十分清楚,一套太极打得行云流水,滴水不漏。

孙静言静静地听着,也慢慢明白,为什么四叔做生意可以混出头了。

如果是孙二华,对于这事儿,恐怕早就招架不住了吧?

四叔虽然管的宽一点,倒是挺聪明的。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