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市井之女(2/2)
可老丈人摸小女婿的头那也不成体统啊,李爹只好忍着,回到家来后就将小乖的驴头撸个几遍。
将那对花里胡哨的大雁抱回春暖那屋,李爹将已写好春暖八字的贴子递给媒婆。
那媒婆笑吟吟的收下,对李爹奉承道:“如今可是称了你的心意?自打我见过两个孩子后就觉得,这可不就是菩萨跟前的那对金童玉女么,他俩合该就是一处的。那是上天早就定好的姻缘呐。”
李爹也笑,就算是吧。这世上有哪个女婿在丈人面前活奔乱跳可劲儿撒欢儿的?
又请媒婆喝了一回茶,才将她送出门去。
次日,李爹刚出了摊,齐小六就到了他的面前,脸上的笑容比看着比半空中的太阳还耀眼,李爹看着就觉得眼睛又疼了。
“叔啊,你见着那对大雁了吧?好看不?那可是我特意给打扮的。是不是比灰不溜丢那样儿好看多了。”
并不,看多了伤眼。
李爹不想理他,自顾自把那一扇猪肉大卸八块骨肉分开。也不知道现在来不来得及把帖子要回来,他后悔把女儿嫁给这么个傻子了。
陈大牛戏说:“你若嫌弃大雁难看咋不捉一对孔雀呢?那多漂亮啊。”
齐小六眼睛瞬间瞪得溜圆说道:“大哥你怎么知道我想逮一对孔雀的?那不是书中说数大雁最好嘛,那我只能把它弄得漂亮点当孔雀使。”
李大牛面无表情的说:“我不知道,我也是瞎猜的。”
哪里能想到这个奇葩还真打算送孔雀呢。
不多一会儿,陆续有人来摊前买肉,看李爹父子有些转不开身,齐小六麻溜的进了摊子里给帮把手,收钱递肉一气呵成,还能同客人说笑几句。
待人少了后,李爹立刻把他打发回家。
好好的公子哥哪能跟着他们卖肉,还是跟着他兄弟读书才是正经事。
时间进入九月,东山上的野菊开了一大片,青姐儿一众人又来寻春暖上山游赏。
留了张氏看家,陈氏和春暖领着小乖出了门。小乖的背上驮着两个竹筐,筐里放了吃食和水。
小乖自从来到春暖家后就没出过门,一出了街就撒着欢的跑。它对什么都好奇,因此喜欢在街边的摊子前停下看看。
陈氏生怕它撞了别人的摊子,就一直跟在它后面不时的叫它。
所幸它不往远了跑,只在春暖周边转悠,陈氏一叫,它就嗒嗒嗒的跑回来。
青姐儿自来活泼,见小乖这样好玩,就同它闹着一溜出了县城,来到那片野花漫山遍野的山上。
陈氏打发春暖同一众小姑娘们玩去,自己取下小乖身上的竹筐开始摘起花来。
山中有不少游人,三五个一群,六七个一堆。有周边的农户人家的小姑娘们,也有县学里的学子们,还有趁着天气好上山砍柴的樵夫们。
唯有春暖一行人最惹眼,小姑娘们正值豆蔻年华,青春明丽衣饰鲜亮莺歌燕语,还有一头小毛驴在她们之间来回穿行。
秋日的山林又是别种风情,红黄参半的枫林,叶子将落未落的高大乔木,林间半青半黄的杂草野花,时有时无的虫鸣鸟叫,时急时缓的流水潺湲,鼻间清新略带苦涩的落叶味道。
山坡上粉色白色黄色野菊斑驳开放,摇曳生姿,暗香隐隐。
陈氏就在百花丛中,弯着腰双手快速的采摘下一朵朵半开着的菊花。
清风徐来,秋意甚浓。
已转过了一圈,春暖带着小乖离了小姑娘们,回到陈氏身边。
陈氏已经摘了小半筐,见春暖归来就直起腰来问道:“好不容易才出来一趟,怎么不多玩一会儿?”
“已玩好了,要摘两筐子菊花呢,我想早些过来陪你摘。”
“这么点子营生,哪用着你动手,只管去玩吧。趁着出来了就多松快一会儿,回去后又有的忙了。”
“有大嫂呢,我能忙到哪里去。”说着话,春暖手上也开始不停歇的摘起花来。
陈氏轻哼一声说:“你大嫂向来粗手笨脚又眼高手低,还得你不错眼的盯着,哪里能歇着。”
张氏若放在其他人家,那指定是个十打十的好媳妇,而架不住她有个春暖这样的小姑子,倒被比得处处不如人意。
春暖对这对婆媳之间的问题也颇无奈,只能尽为劝和。
“您别总这么说大嫂,她不过是灵性上差了一点,其余哪点不比人强?你数数跟前儿的小媳妇儿们,谁比得上我大嫂。您别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行行,我再不说了,我摘花行了吧?我若说上她一句不好,你那儿有十句等得我呢。我知道你大嫂好着呢,那还不兴我唠叨几声?”
“行,怎么不行,横竖你也就在我面前唠叨,没什么大碍。您可千万别在外人面前说我大嫂不好,若说起了,您就可劲的说她好,这好那好样样都好。”
“这还用你教?你娘又不傻,怎么会在外人面前编排你大嫂。”
母女俩说着话,手中动作也不停,不多时就摘满了一筐。
恰在这时,那几个小姑娘也转回来,帮春暖母女两一起摘起花来,不过片刻功夫,另一筐也装满了。
春暖又挖了几株少见的菊花,一行人才起身,踏上归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