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2/2)
他发现林卷自出青川城开始,兴致就一直不高,他知道林卷一路上其实没有睡着,但就是少有睁眼,睁了眼也不怎么同他说话。
严歇忱不知道他是在因为青川见了什么人,如今离开了心里觉得不舍才不高兴,还是因为其他的什么。
他想问,但又不敢问。
谁知林卷忽然之间就睁了眼,见严歇忱的手顿在半空,抬了抬眼皮疑惑道:“怎么了?到了吗?”
严歇忱缓过神,心想,他虽然没有立场去询问林卷的心事,但至少他还能够看得出来他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对,马上进城了。”
林卷静默地点点头,又不说话了。
说真的,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严歇忱面前的防备和伪装几近于零。当初连段陵此人都说过大多数时候他根本看不透林卷在想什么,他说就算林卷心里始终存着些诛心的想法,可只要他愿意做出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以他们仅仅不过小半辈子的交情,他应该还是看不出来。
所以林卷还以为他自己将一切情绪都掩盖得好好的,除了那偶尔的几次,至少大多数时候是好好的。
严歇忱他们此次抵达的时间刚过清晨,他一早也拒了郡守设宴的要求,一下马车便开始了此行运作,节奏十分紧张。
他本来也准备叫林卷去备下的府邸休息来着,但林卷此次却怎么都不依,说什么都不愿意自个儿待着,严歇忱被他一双湿漉漉的眼睛看得无奈又心软,只好把他带着了。
濯州郡情况不同,这回严歇忱没有留守中枢检查账本,而是亲自带人一同外出体察民情。
严歇忱行事雷厉风行,径直便往城北大片农田而去。
一路上也穿城而过,几乎看遍了濯州城内现状,濯州城内确实不似青川繁华,甚至比不上黛城的安乐,经了去年那一场天降大旱,百姓们也像被折腾得去了半身精气神一样,看见他们这一群皇都来的大官儿都远没有青川百姓兴奋。
总之万事皆处于一种百废待兴的状态,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走。
濯州郡守跟在一旁战战兢兢,生怕自己这一城百姓的丧气沾惹了严歇忱的眼,头上淅淅沥沥地下了许多汗。
严歇忱沉着脸一言不发,看起来就像是不满意到了极点,不过林卷知道他没生气,严歇忱这样的性子,这还远不到他生气的时候。
到达城外农田的时候,远远望去倒是宽敞,若是养好了,这一望无垠的田野背后蕴藏的必定是国泰民安喜乐富足的状态,只是偏偏没有养好。
如今正值□□月的秋收季,田里却没什么收成的迹象,田里的土地皴裂出大大的裂缝,看起来有些荒凉。
而濯州这边也是有条清莲河的,只不过是自成一条水系,未能同江南郡那边联通,构不成源源不断的供给罢了,而干旱过后如今的河床也坦露得多,河里余留的水也只是颤颤巍巍地保持着流动。
濯州郡守擦了擦汗,干笑着回复道:“严大人,去年大旱来得突然又迅猛,这土地河流一年之内也着实难以恢复原状。”
严歇忱并不为难他,点点头道:“天灾之事谁也控制不得,咱们能做的也不过是避免人祸罢了,好好休养生息吧,我想濯州来年,应会是一副山明水秀的好光景。”
濯州郡守继续干笑着点头应和,表示承了严大人这个人情。
他们又在此处来来回回逛了一大圈,严歇忱缓缓勘察当地情况,摸清河流有回猛之势、土地亦有渐润之兆后,才终于放下心来。
一行人回城的时候已过晌午,现今日头正烈,街上几乎没什么人,不过在路过中心大街时,却远远地看见有几个人躺在远处影壁之下,衣着破烂不堪发丝也十分凌乱,看起来那副模样竟是有如乞儿。
濯州郡守擦完汗抬眼看见,浑身一个激灵,他偷偷觑着严歇忱越发阴沉的脸色,心里暗暗祈求严大人睁眼瞎严大人看不见,一边又偷偷招呼人来打算把他们撵去其他地方。
可他还未出声,严歇忱便开了口,深邃的目光看起来十足严肃:“那是什么人?原来濯州城已经潦破到这种地步了么?看来还是上头救济得不够?”
林卷站在严歇忱身后,也是嘴唇紧抿,看起来一脸郁色,但目光的落点,却始终在那边影壁之下的几个人身上。
濯州郡守看了打头的他们二人的脸色,连连拱手解释:“不不不,大人言重,大人言重,帝都待我等已是诸般救助扶持,大人待我明禀,这些人并非乞儿,濯州也并没有沦落到要让百姓白日行乞的地步,只是这些人,下官实在是管不了。”
严歇忱斜眼看过去,眉头依旧没有纾解:“怎么说?”
“那些人如此模样,并非饥寒所迫,皆是因为过量服食三日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