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逢(2/2)
“礼运十五年冬月。”
“呵呵,”朱道圭冷笑了一声:“那年九月朕登基继承大统。”
乔怀璧愣了一瞬,还在思索这其中的关窍,皇帝却突然摔了杯子,发起怒来。
“好个乔于渊!一向就是如此乖僻——‘怀璧其罪‘,他在暗讽什么呢!莫不是在为当年谋反的平襄王鸣不平!?”
屋子里的人全都齐齐跪下,大气也不敢出。
御前太监躬身转动的着眼珠,正想着说些什么话来打圆场,猛然瞥见门帘晃动,似乎有一个小小的红色身影在探头探脑,心里暗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急忙迎了上去:
“我的小祖宗,这天这么冷,怎么跑到这儿来了?嬷嬷们呢?跟着的宫人们呢?”
厚厚的帘子被掀开,一个约莫六七岁的童子笑嘻嘻地探头进来。只见他眉眼与朱道圭有五分相似,头上梳着垂髫髻,颈上戴着金灿灿的项圈,坠着一块长命锁,着一身红衣,活脱脱就象那画上的金童子。
“父皇又忘了,说了掌灯前要给促织念话本的呢?”
这把嗓音虽然稚嫩,却是朝气满满,好比在胡同的角落炸响了一只鞭炮。
这便朱道圭第五子,乳名叫做“促织”的——你道皇子为啥起个蛐蛐做小名?说不得,倒是有些来历的。
话说自朱道圭做太子起,众妃嫔先后给他生了四个儿子,却没有一个能养过三岁。四皇子夭折不久,家世显赫的徐妃便生下了第五子,本是喜事一桩。可皇子没生下几天便得了急病,宫里的太医束手无策。
眼看已近而立之年,好不容易得了个儿子,偏生又是这个结果。皇帝陛下心急如焚,也和寻常父亲一样开始病急乱投医。
此时有人向皇帝荐了一个老道,那老道人看过皇子八字,便取了些符纸做了场法事,那病居然鬼使神差地好了。
朱道圭感激涕零,恨不得拿金山银山来赏那道人,那道人却不受,
禀皇帝道:殿下命中与阉人犯冲,若要求他福寿绵长、子孙满堂,需得远离阉人,切不可让其作皇子的近侍。
这话粗听来好笑,皇宫里头除了宫女就是太监,还能有别的人不成?
太祖高皇帝在世时,便设了分类细致,且十分庞大的宦官机构,号称“二十四衙门”,全部都由宦官掌管。尤其是先帝在位期间,宦官人数达万人之多,令人咋舌。
可老道人发了话,朱道圭哪敢不听。连夜将徐妃宫中的宦侍全部裁撤,并规定没有传唤,任何人一概不许进徐妃所住的长春宫。
那老道给皇子起了个乳名叫“促织”,还交待让人多多地叫,说是这样好养活。不久,便摇着拂尘飘然而去。如今一晃多年已过,朱道圭又添了几位皇子,最宠爱的依然还是五皇子促织。
见五皇子到场,底下人全都松了一口气。
促织也丝毫不惧,开心地爬上了皇帝的膝头,他在天子膝盖上扭了三圈,扭得朱道圭终于和颜悦色起来。
见父皇的脸色稍霁,促织开始左顾右盼,冷不丁发现面前跪着一个人。那人虽半低着头,从身量姿态亦能看出生得不俗。他正想着是父皇的哪一位嫔妃,却发现那人身上却似乎穿着低等宦官的服色。
促织平日不太能见得到太监,故而有些不确定:
“父皇,这是谁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