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女明星离婚指南 > 粉丝

粉丝(2/2)

目录

“哦,哦。”

顾沛再一次有了恍如隔世的错觉。

她确实不在意粉丝,那是在她大红拥有一切的时候。落魄了,当真没有的时候,心里也有一丝丝介意。例如说,开一个剧,其他演员都有粉丝探班,她孤家寡人一个,心里落差太大了。

倒不是顾沛的记性好。早两年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总有粉丝七八成群来探她;晚两年就剩不到一两个了,这个小姑娘就是这一两个中之一。

更不要说,这姑娘放她所有见识过的粉丝里,也足够“另类”。

顾沛对这个粉丝有印象的时候,这位女粉丝就是从来不像其他粉丝那样,凑到她跟前求亲昵,签名合照更是从不参与。来看她都是脖子挂一台相机,在角落里捣鼓。后来粉丝少了,这姑娘实在没有办法降低存在感,相机也不带了。不变的是每次离开,都会塞一封信给她,信息技术发达到了智能机时代也不例外。

给她写信的粉丝有很多,看,是从来不看的。后来只剩下这么一个人写,又赶上特殊的时机——例如等戏的间隙,顾沛无聊需要点什么解闷的时候。

那天,正好就是一个无聊的拍戏午后休息时间。粉丝来看她,刚走,包装的信封简单干净,打开,她开始第一次的看【粉丝】信体验,只见那上面写着:

“顾沛女士,你好”

看了开头,她觉得好笑:噗嗤,顾沛女士,这么正经的嘛。

她接着看下去:

“我已看完你的剧《感恩的心》,剧情老套,故事似乎太脱离于现实。你演的XXX一角,人物设定应该是一个坚韧外柔内刚的女性,你的表演似乎过于矫揉造作,像对簿公堂法庭打官司这个情节,你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只靠泪水博取法官同情的苦情女人。在我看来,有些戏情绪没有到哭的程度,就不应该哭,你的哭炫技的成分多些……”

笑容凝固在嘴角,她整个气到头掉:你是哪颗葱啊,来指点老娘?

忽然冒出的好奇心促使她继续阅读:

“你有些微表情一如既往的好,只是演技总体与过去相比,差了很多。

你最近的访谈,谈到女性独立的话题。你说,女人不能只待在家带孩子当全职太太,一定要经济独立。这个看法有些狭隘,经济独立不等于一个人就独立了,情感的独立有时比经济独立更重要。还有你话里好像有些瞧不起全职太太,其实她们付出良多,牺牲的不比事业女性少,却还总是为人嘲讽靠丈夫,实在不公平。

你神情偶尔有些怏怏,是否心情不太好?顾女士,请你一定爱护好自己,注意身体。

MissY”

这位粉丝的信一句溢美之词都没有,仅能从最后一句问候看出点对偶像的关切。

顾沛说不上来什么感觉,隔了大半年再见到这女粉丝,她还是觉得一言难尽。

等人走了,她拆信。

开头仍然是“顾沛女士,你好”,然后是她另一部剧的剧评,以及对她演技的“建议”,下面则是就她本人一些最新的言论进行“交流”,最后是雷打不动的问候。

之后的信,格式也无一例外。

诡异之处在于,不惑之年的顾沛竟然难得升起一丢丢感动:与你毫无交集的陌生人,仔仔细细地看你每一部好的烂的剧,你说的每句话都认真听了,当一回事。这实在很奇妙。

感动转瞬即逝,她仍旧像对任何喜欢她的人一样,心里有数,不作反应。

这位粉丝的最后一封信是在她二婚后。

信封里多了一块东西,信的内容很简短,又比任何一封表达的要厚重:

“顾女士,恭喜啦。不过,这是我最后一次看你,写信。我也不知道你是否读了这些信。

上次探班你问我,为什么不要合照签名。比起喜欢,我觉得尊重更重要呀,远远地看一眼,足够了。

顾沛,我喜欢你十二年了。看你一路走来,当红,离婚,再结婚,也看过你许许多多的传闻。凭感觉,我也猜得到你大概不是一个好人。你虚伪又自私,爱推卸责任,跟红顶白,态度暧昧……普通人的缺点你都有。

但我喜欢你,也爱你的坏。不过我也终于厌倦了自我感动式的热爱,要拥抱真实的人和生活啦。

另:U盘里是我给你拍的图片。

希望你永远快乐,骄傲地生活。

MissY。”

眼前害羞的黑瘦女孩,和后来衣着考究的沉静女人面容重合,女演员一颗心涩涩的,终究也没有说出什么。

送走了粉丝,小曲瘫倒在沙发上,随便抽了几本书垫在头下:

“顾姐,你说说看你这帮粉丝,是不缺心眼啊,送什么书啊你又不看……还是像上次一样,扔了吧?”

“收好带回去。”

女演员平静地回答。

“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