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牍案随录 > 初显身手

初显身手(2/2)

目录

媒人笑呵呵的说道:“今天冒昧登门是想替李秀才与薛老爷说门亲事。薛二姑娘秀外慧中贤良淑德,李秀才年少有为,他俩郎才女貌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薛老爷点点头,“我与李公子相处了几日,他品貌俱佳,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假以时日,前途不可限量。”

“薛老爷满意就好,看来我这杯媒人酒是喝定了。哈哈哈…”

薛岚兮躲在门后,将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心想:不会吧,就这样把我卖了?好歹收点成本啊。

薛夫人轻咳了几声,“哪有那么快,这才刚说亲,还得问问兮儿的意见。”

李周氏脸一下子黑了,冷哼一声。薛夫人不明白自己哪里怠慢了她,于是和颜悦色的说道:“李夫人,咱们虽然是初次见面,却觉得您面善,您就把这当自己的家一样。”

李夫人冷声冷气的说道:“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轮得到小丫头自己做主。何况还只是娶个庶女。”

一听这话,薛夫人可就不开心,“都是我的女儿,哪里来的嫡庶之分。都是我的宝贝,她们过得开心幸福就好,我们做父母的当然要征求她们的意见。”

薛岚兮忍不住拍手叫好,有这样明事理的父母真的是自己的幸运,尤其是在古代,更加难能可贵。

两位夫人还没说上几句话就开始争锋相对,媒人也觉得尴尬不已,立刻打着圆场,“做父母的哪有不为自己儿女打算的。”

媒人话还没说完,立刻被李夫人打断了,也不知道她哪里来的自信。以为自己儿子考了个秀才就可以趾高气昂。

“我儿刚满十八,咱们虞城这么年轻的秀才独他一份。再过几年考个举人也不在话下,那就是正儿八经的官老爷了。苦读几年高中进士,也是信手拈来。”

媒人的嘴张得老大,这李夫人画饼的水平比她更胜一筹,这才刚中了秀才,连进士都敢想了。薛家好歹也是虞城数一数二的商贾之家,人家看上了李秀才,你们两家就好好谈。上来就把话说死了,弄得媒人都不知道如何圆才好。

薛夫人不甘示弱,开始了冷嘲热讽,“还是读书人,一点礼数都没有,空手上门说亲的,你家也是独一份。”

李夫人涨红了脸,说不出一句话。

薛岚兮会心一笑,母亲这话一出口说明这亲事就告吹了。以她的性格怎么可能放过他们,怎么也得出面怼他们。

薛岚兮一把推开门,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朝薛夫人眨了眨眼睛,准备捉弄他们,“娘,咱们家乐善好施才不会贪图别人的礼物呢。您二老养育了儿女十几年,他们既然舍不得给聘礼,那嫁妆我也不带走了,就留给二老以尽女儿的孝心。”

李夫人信以为真,“那可不成!”

“哟…好厚的一张脸,把光都挡完了。穿得人模狗样,内里还指不定是什么。还想空手套白狼,你也要有那能耐才行。一个秀才就翻了天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状元公驾到了。”薛岚兮已经嘴下留情了,还有很多大逆不道的话,她不敢乱说。

“你!你!你就是商人之女,我儿子看上你,是你八辈子修来的服气,你别不识好歹。”

“傻□□!”

李秀才再也坐不住了,站起身来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家师刘县令曾训示过晚生,齐家方可治国,薛二姑娘活泼可爱落落大方,实属良配。薛二姑娘出口成章,想来一定博览群书,可否告知小生,何为沙雕?”

薛老爷心中不满脸上没有表现出来,这小子现在把刘知县摆出来,明摆着就是想娶兮儿。就你娘那德行,兮儿嫁过去也是受罪。

“沙雕…”薛岚兮捂着嘴一顿狂笑,笑够了才慢慢道来,“沙雕是一种鸟,喙有尺长。鸟群都在河里饮水,而沙雕则在岸边沙地里。每次它们都用喙在靠近岸的沙里啄出一个深坑,喝着里面的污水。它们故意装着好喝的样子,其他鸟儿好奇都想尝尝。它们便用爪子将坑填满,从不与别的鸟分享,显得自己与众不同。”

李秀才笑了笑,“头一次听说,不知薛姑娘在哪本古籍上看到的?”

“你都说了我博览群书,那么多书,我怎么记得。”

“小生与姑娘相谈甚欢,可否借一步院中详谈?”

李秀才沉稳大气的作了个请状,薛岚兮心想在自己家里难不成还怕了他。媒人也打着哈哈,“读过书就是好,有说不完的话。不像我大字不识几个,别说古籍了,话都理不顺。”

来到院中,薛岚兮嘴角冷笑,半分好脸色也没有,“有屁快放。”

李秀才朝她行了一礼,“子不言母过,何况姑娘也骂回来了,权当扯平了吧。”

“呵,想不到你还听出来了?”

“哈哈哈,姑娘说笑了,我不是你想象中的书呆子。”

薛岚兮继续说道:“既然你不笨,就应该明白,这亲事不可能成。”

“小生斗胆问一句,姑娘对婚事如何看待?”

“两情相悦,举案齐眉。”

李秀才笑了笑,自信的说道:“非也。姑娘不是寻常女子,不会安于后宅。你家有钱,我以后也会有权,你我两家合作,各取所需。姑娘以后喜欢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不会干涉。”

李秀才生得人畜无害的样子,实际心思深沉,薛岚兮细下思量,此人不可深交。

薛岚兮淡淡的回了他,“你现在缺钱我明白,我也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有所作为。但是,我跟你不可能,你想都不要想。”

“如果三日之后,虞城李知州上门替我求亲,你说薛老爷会不会答应?”

“你!”

“在下李书浩,薛姑娘可得记住了。”

李书浩大笑了几声便告辞离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