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2/2)
时间一晃,就到了七月末,温度开始升高,还好雍县多雨,平明百姓咬咬牙倒还是好熬。更遑论大户人家,只需把那冰盆一摆,自然是凉爽非常。
赵府,沁英院,孙如玉就没那么好过了。虽才下过雨,拂去了几丝燥热。可剩下的暑气,也够人受的了。如今怀着身孕,不能贪凉,还好可以吩咐丫鬟打扇缓解缓解。
不过孙如玉近来有新的烦心事,如今怀孕七个月了,吃好睡好,没有孕吐,好似正常的不得了,谁知该五月份就有的胎动,可怀着的孩子如今还没有,要不是大夫说孩子康健,她都怀疑……
秋嬷嬷见孙如玉眉间清愁,哪有不知道的安慰道“夫人快放开心胸开怀才是,咱们哥儿这是又文静又懂事,是上天赐予的福分呢!不是些寻常人可比的。”
如此孙如玉才展颜,低头摸着肚子低语“孩子快动一动,动一动。”
赵昭只觉得身处大海,整个人轻飘飘,暖洋洋的很是舒服。脑子里是一团浆糊,稍微用用脑,便感觉疲累,时常半梦半醒的,分不清是做梦还是现实。
近日细细碎碎的到能听见些声音,可时有时无的听不真切。想着便伸了伸四肢,仿佛踢到了什么,不待细究便又睡过去了。
“动了,动了”孙如玉激动的大喊“秋嬷嬷他动了,我的孩子,我刚刚叫他动,他真的动了,感觉很有力气呢。”
孙嬷嬷笑容满面“人家都说母子连心,果然是有道理的,小少爷不仅是个康健聪慧的,还极为孝顺呢。”
孙如玉应道“很是。”高兴的叫秋嬷嬷吩咐沁英院丫鬟婆子赏一个月月钱。
时光,慢慢的走着,赵昭时不时的翻个身,伸个腿,倒另孙如玉大感欣慰,每日里和孩子互动着,仿佛这夏日也不是很热了。
月姐儿、舒姐儿也十分懂事,每日上学前都要肚子里的孩子打招呼,下学,不是念诗就是念字的,到让舒姐儿学的越发的兴起,变得也勤快起来了惹得赵长松时常夸赞月姐儿“有长姐风范”舒姐儿“有个姐姐的样子”遂更上心。
这日,赵长松,扶着孙如玉在院子里走着,因肚子越发的大了,行动很不方便。像抱着个大西瓜,总是沉颠颠,是以,孙如玉就走的不如以前勤了,每天也只有在饭前饭后愿意和赵长松一起走动。
赵长松,自孙如玉怀孕后,每日必要抽时间和孙如玉待在一起,也不仅是这胎,他是向来如此,他曾向大夫询问过得知妇人怀孕时心情总是很暴躁,便想着陪在孙如玉身边,或许会好些。
时不时给肚子里的孩子念念书,弹弹琴,想着借这些风雅之事,中和下孙如玉的脾气。现在想来也是成绩斐然啊!
还有五日,便到预产期了,现如今已是十月末要进入十一月份了,天也渐渐地开始冷起来了。早晚气候差异很大。
产婆,奶妈都是赵老夫人早早地备好了的,还请了大夫医女,身家背景那时查了个底朝天,月姐儿、舒姐儿也是提前三个月就接到繁云院了。只求面面俱到,儿媳妇能顺遂生产,平安的生下大胖金孙。
这人啊,果然是不禁念的。
这不当晚,孙如玉就觉得这肚子往下坠的慌,一直不能入睡。亥时,孙如玉急忙大叫“相公,我要生了。”
赵长松猛地惊醒,抱起孙如玉就往产房走,边走边叫到“来人啊,快来人!秋嬷嬷,夫人要生了。”
秋嬷嬷听到后,马上起身,叫上的力的人手开始准备,该烧水的烧水,该叫人的叫人,又吩咐红琴暂时统管着,叫红画去小厨房端膳食鸡汤,就忙赶去产房,见孙如玉,羊水还未破,便搀扶着孙如玉起来走动。见赵长松还呆呆的站着,就把他赶了出去。
没多时,得了信的赵汀和王明琇额赶了来,见赵长松如此实在不像样子,便叫他去陪他老爹赵汀。
留下云嬷嬷帮衬,就进产房去了。见孙如玉满头大汗的走着,越走越无力,不觉心头一软,鼓励道“好孩子,得一直走,到时便可少受些罪。”见红画端来了面条,便亲自上前喂给孙如玉吃。
如此,吃一些走一回,很快羊水便破了。王明琇见状,就出去了,没有留在此地添乱。
此时,将将子时了,寒风吹过,便冷的彻骨,灯笼里的火,卖力的燃着。把整个沁英院照的亮堂堂的。
王明琇,捏着佛珠,嘴里念念有词“愿佛祖保佑,菩萨慈悲,愿产妇顺利,孙子平安。”
半个时辰后孙氏夫妻赶到了。孙杨氏,急匆匆的走过来,依稀可见发髻旁有几缕碎发。
在外面打理仔细了才进产房,过了约莫一个多时辰,才不时有几声呼痛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