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古代科举奋斗史 > 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2/2)

目录

赵青昭赔笑到“祖母,火眼金睛,任谁能糊弄你呢,不过是祖母疼爱,不想多过计较罢了。”

王明琇闻言,笑着指着赵青昭直到“滑头。”

听到外面传饭,才止住了话头

赵青昭,吃完早饭回院子时,杨三刚醒,醒来就嚷着要找他家公子。赵青昭笑到“杨壮士,你家公子刚睡着,你再嚷一声怕是要醒了,你家公子在隔壁呢!”

杨三遂闭上了嘴,轻手轻脚的去了隔壁。杨三虽不懂医术,却仍然能看出来,公子面色好多了。暗到:这小公子虽然有点傻,但心地还不错。

见公子没事了,杨三便出去了,走到一半,突然想起来,咦,公子的胡子呢!公子胡子没了,那,那这些人不都是见过公子的真容了,惊恐,要是被人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啊,这可咋整!妈呀,总不能把救命恩人杀人灭口了!

这一转身便见小傻子,哦,不小公子,赵青昭面带微笑向他走来,杨三,一愣,对了,还有这遭。这里还得解释解释 。

“杨壮士,还没吃早饭吧,快来,”赵青昭热情拉着他就要走。

杨三看见面前半大的孩子,迟来的正义感出现了。想着,自己这不欺负小孩子嘛,有点亏心啊!

杨三,坐了下来,拿起碗,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如此反复三次,赵青昭便问“杨壮士,可有事?”

杨三支支吾吾的说“就是,我,那个,那个胡子,公子,他。”

“不用说,我都明白”,赵青昭自信的说道,杨三,被打断的有点懵,心想,明白什么

“自古,行走江湖不都得乔装改变嘛”又拍了拍胸脯,表示我都懂的。

“为此,我还叫人封了口,除了我院里这几个人,没人知道,我们得掩人耳目,对吧,杨壮士。”说完一脸骄傲。

杨三,僵笑到“对对对,小公子做的很好。”话毕,便大口吃饭,不说话了。心里却嘀咕着,觉得这小公子怪怪的,当然,如果杨三去过现代,就会知道,赵青昭这种行为是,中二,还是晚期。

而这边,觉得戏演的差不多了赵青昭,便起身离开了,毕竟今日还没有开始学习。

书房,又预习了一章《左传》的赵青昭,觉得神清气爽。便拿出宣纸,打算练练字。练字之前,先在手上绑了一块差不多一两的石头,才开始提笔。

这个习惯是从十岁开始的,赵青昭,自从学写字起,就比平常人写的快写的好。

毕竟,有个成年人的壳子嘛,那些,要点啊,结构啊,之类的,赵青昭都领悟的都很快,控制力也不错。写了三年后,就初具自己的风骨了,可惜,年纪太小,笔力太浅,有形无神。

给人一种小孩子偷穿大人衣服的,不协调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赵汀给出了两个办法,一是多练,二是悬石,都是为了增加腕力。又怕太重了,影响骨头的生长,便决定先悬半两的石头,一年后才换的一两的石头。

练了会字,便到了午时,赵青昭便出门,去祖母那用餐了。用餐回来后,没看见风燕,便改道去了厢房。

这边,赵青昭一进门便见到风燕在给床上的病公子把脉,身边站着忧心忐忑的杨三,和一脸冷漠的风佩。

见风燕收手,便问道“怎么回事?”

杨三见状,遂道“是我见公子醒了,便想叫燕小大夫看看,可有什么不妥。”说完一脸紧张的盯着风燕。

“这位公子恢复的很好,只是余毒未清,得吃些清淡的饮食,平时里也得多多休息,好好休养一阵,恢复恢复元气。”风燕见杨三忙不更迭在那记他的话。

想了想,便道“这样吧,我把要注意的事项,和食补的方子都写下来给你。”语毕,就见杨三满脸感动的拉住了风燕的手道“真是,太麻烦燕小大夫了。”风燕见状,挣开了杨三的手,收好药箱说道“不妨事”便出去了。

这厢,赵青昭见人精神还不错,便道“还未请教兄台大名。”

周锦钦,眼神闪了闪说道“鄙人姓秦,单名一个钦字。还未请教恩公名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