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1/2)
崔净见他突然愣住, 不言语了, 以为他疑心自己的身份, 遂道:“当年你我婚约,我父亲原本是不同意的, 因为你年长我许多。是我见了你,就粘着你,要你抱抱。也不知你是如何想的, 问我愿不愿意嫁给你。我说愿意。父亲乐呵呵的, 以为你我必有缘分,这便同意了。”
沈西窗脸色微红:“原来,你还记得。那时候,你才不到五岁……”
静静略有些好奇:“当时你可不小了,快十岁了呢。那你为什么会那样问我?”
沈西窗沉默, 沉默, 赧然道:“我见到你长姐回娘家,她长的挺好看的。”
崔绮当年可是号称“京城第一才女”, 自然好看。
崔净笑了笑:“原来如此。”
沈西窗拽着缰绳,又问她今后有什么打算。实则他是想说, 在山阴给她安排一个身份, 至少也脱了奴籍。
崔净澄净的目光慢慢黯淡下来, 道:“也没什么想法。”
大仇未报, 谈何以后?
能从血狱中活下来的人, 也未必是一种幸运。
沈西窗道:“那, 那婚约……”
崔净仿佛听了什么笑话, 一时失笑:“沈校尉难道还当真了?当年我才几岁?你才几岁?更何况,我们那时候,也才见过两次而已。定亲之后,我就跟着母亲去外祖家了。”
“如今,我已不是崔净,只是姜家一个丫头,婚约自然也不复存在。何况,就算崔家不出事,这婚事也不一定能成呢。”
沈西窗心想,她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孩儿,不知怎么从京城流落到了偏院的晋州,不知道吃了多少苦。
他道:“我一直在找你!当年你家出事之后,边境战事吃紧,父亲走不开,但派亲信回来,预备不计代价,私下营救。但终究没有来得及。后来,替崔相……收敛尸身时,发现那些人中没有你。”
“是你家一个外嫁的忠心婢子认了出来,偷偷告诉了父亲。”
“这些年,我一直在找你,我和父亲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不起,崔姑娘,让你吃了这么多苦。”
崔净道:“这些事,怎会是沈校尉的错?”
事实上,凶手屠门时,老仆便再三告诉她,和沈家的婚约,要她拿着信物去投奔沈家。
可后来阴差阳错,她从京城流落到了晋州,这便在姜家一直呆了下来。
沈西窗将自己的打算告诉崔净,起码为她脱籍,由沈县令出面,认山阴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文人为义父,将来若是崔氏沉冤得雪,也能回归本家。
崔净淡淡道:“不必了。我如今用静静的身份生活的很好,不想再和从前有半点纠葛。沈校尉说崔氏沉冤得雪,哪那么容易?”
除非这天下易主。
否则,那就是不可能之事。
“是不容易……”
崔净打断他:“既然是不可能之事,那就不必想了。我的身份,沈校尉只当不知道。”
晋州姜家。
姜凝亲自去门口接了长女和女婿,商谈一同去江南之事。
出于私心,他自然想让长女,去更安全的地方。
周复夏颇为不解:“岳父怎么此时要去江南?年关刚过,各商行正是繁忙之时……”
姜凝乐呵呵的打断他:“钱可以再挣!可女儿的亲事,我怎么能不去观礼呢?你三妹妹要出嫁了!”
周复夏得知,姜三说定了江南的山阴候府,更是惊讶:“恭喜岳丈!果然是大喜事。只是,霜儿如今有了身孕,恐怕不易成行。”
姜如霜颇为遗憾,又道:“三妹妹年纪还小,父亲怎么这么着急?不如等我生了!那时候,妹妹正好及笄,时间不是正好。”
姜凝也不隐瞒周复夏,问他,可曾打听晋王府的事。
周家在晋州也有几分实力,压低声音:“可是晋王孙秘密上京之事?”
周复夏如今虽然赋闲在家,但早前年就中了进士,只是不曾出官任职。
他略一琢磨:“晋王孙一个月前,就带人秘密出门。但不久前,又回来了,匆匆忙忙,守城官看见,他形容憔悴,随行的人也都狼狈不堪,看样子是日夜兼程,疲惫所致。”
“这之后,晋王孙来不及修整,就一路秘密进京了。”
周复夏越发低声:“岳丈,您可还记得,当年先帝重病,当今刘太后将晋王孙留在宫中,过继为子之事?”
“那时,礼部的诏书都已经盖上了玉印,只差昭告天下了!可谁知先帝这时居然醒了,哎,可惜,可惜,晋王孙当时不过稚龄孩童,在宫中走了一圈,却仍然和那至尊之位,失之交臂。如今看来,倒仿佛是又有希望了。”
周复夏道:“不瞒岳丈,周家在京中也有人,幼帝已经一个月不曾早朝,听说,启心殿的太医,进了一拨又一拨,怕是……”
姜凝隐秘的一笑,拉着周复夏的手:“所以啊,贤婿,此时去江南,名正言顺。那晋王府也没有功夫理会咱们啊!”
周复夏悚然一惊,心里道,岳丈果然是老狐狸。
两家各不耽误,很快落定,能带的都带了,能走的都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