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鱼问(2/2)
花令宣怔了怔,想说什么又似被噎住,半晌才摇了头。
“你若想回去,可同师父告假的。”路归云就道,“你才聚相,师父不会不允。此等喜讯,也要你亲口告之家人才好。”
顿了顿,“我同你一道。”
花令宣犹豫片刻,“我先与家中修书,若父亲母亲皆允了,我们便一起回去,可好?”
路归云点了头,不想过了几日,花令宣却道,“师父说,家中已知我聚相,要来看我了。”
他就又点了头,隔了十余天,才将花令宣叫到后山,指着一丛长草道,“去看看吧。”花令宣不疑有他,拨了那草丛,就见一只硕大的鲵鱼趴在地上,如从前那般冲着自己摇了摇尾巴。
花令宣下意识地俯了身,将指头递过去。大鲵居然真的将他手指咬在口中,只那是路归云以土灵息为泥所塑,一望之下虽可乱真,咬起人来却是真的不痛。
“归云!”花令宣眼底沁着抹潮润,琉璃般的眼珠子愈发晶亮,“是它,是这样的。”他说,“它就该长这么大了。”
他面上的喜悦溢于言表,此刻才显露出几分符合年岁的天真来。
见好友这般开心,路归云就觉得,这些日子的辛苦都值了。
“是你的生辰礼。”他道,“阿宣,我们已相识3年啦。”说着就将手上的草环抖了出来,往人脑袋上一扣,笑了出来。
花令宣还在逗弄那条乖鲵,这就被套了个正着,不由跟着笑了,“归云,真是要谢谢你的贺礼,我都很喜欢。”说着就拔了几束花,要给人襟子上插。
路归云哪能让他得逞,两个就围着跑起来,追闹了一路,正正好叫前来寻人的花夫人看个正着。
花夫人也是暗暗吃了一惊。只道儿子自小便是个明净性子,似有慧心,却略显老成,哪里又有此般活泼之态。
这就不出声地望了一路,直到路归云看见自己,当先唤了一声,“夫人安好。”后头的花令宣才跟道,“母亲安好。”
“好。”花夫人走上前,摸出两枚锦囊,分递了去,“许久不见,你们都长高了。”
花令宣接了锦囊,又见母亲眉眼含笑道,“这是哪里来的头冠,套在你身上倒是好看得很。”才忽想起自己头上还顶着个草环,眼就垂得低了些,“母亲,这是我的生辰礼。”
花夫人更觉有趣,“是归云送的?手这般巧,你倒是要向人家好好讨教一番了。”说着便道,“都同我来吧,山兰小居的斋宴已摆好了。”
两人对望一眼,乖乖跟着花夫人走了。
到了伽蓝园,才见那席上已坐了一列师父,彼此相谈甚欢。花家主正与怀空谈笑,听通报道是夫人带着孩子回来了,这就告礼离席,亲至门前将几人迎了来,一面笑道,“来得正好,菜就要上了,先入席吧。”
其间乐意融融,溢美之词自不必谈,只茶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花夫人将两个孩子愈益亲密之状看在眼中,心上欣慰之感愈足。
她只道这儿子生时便得赤霞坠火,白虹贯日,墨家大长老言其乃瑞兆主兵戈之象——圣主杀伐,易招凶煞,宜静修清养,缘应佛门。她本是副虚弱身子,不想这头胎子这般顺利,自是再无心左右,只信了那天庚长老之言,自此敬佛礼佛,同孩子一并养心修性。
待花令宣到了习修之年,便只传他知行术中的“知”字诀,而将“行”字诀避了去。又将他带到伽蓝园,托付于昭华方丈,只想他遁入佛道,就此近静远争,不教那煞气所冲。
却未想到他误打误撞所结交的友人,竟是个极有佛缘的孩子。倘使这两人能就此相依,彼此照应,或可避过凶煞,一世无忧。
念及此,就挨上前去,执起两人的手道,“你们这样要好,不若于此长相伴,也好教我安心。”
花令宣看着两只叠在一处的手掌,又看了看母亲的眼睛,认真道了声“好”。
路归云闻言却怔了一怔,似有所悟般打量了好友一眼,心中忽起异样之情。但这情愫极淡,他便未深究其异,只笑着跟了句“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