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2/2)
紧走了几步,女孩说: “到了。”
巷子尽头,一栋红砖小楼,矗在眼前。那女孩从背包里掏出钥匙,踮脚开门,进屋拧灯。
尚书君回头朝身后的巷子看了看,市井气的热闹一如既往,心踏实下来,跟着进了屋。
那是尚书君第一次见识如此庞大数量的车模现场。整个一楼满满当当,全是。
“这是私人车模收藏馆么?”他惊问。
“嗯。二楼、三楼也全是呢。四楼停着的是几辆限量版的‘真家伙’。”她轻描淡写回答。
“你收藏的?”他从陈列架上,拿出一个福特车模,底盘上写着“1901年制”,福特家族成立公司之后的第一款量产汽车,极其珍贵的限量版!
“老板的……。”
“实验室在地下。我现在就带您去……。”她穿过陈列架,往大厅的深处走。
“不着急,不着急。”对车极度敏感的他,完全被满屋子的车模吸引住了,他还想去二楼、三楼看看呢。对了,还有四楼。听这女孩说四楼是“真家伙”,什么意思,难道说真正的限量版跑车么?
“先生,请您放心,看完产品,我会带您参观这里的车模展品的。”
他跟着她往地下室走去。很多年之后,尚书君都在试图回忆,地下实验室的规模……
在木质楼梯上,往下走的时候,他满脑子想的就是,这么一个不知之前从哪个科幻小说里读来的句子:地下科学实验室位于地下深处,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免受宇宙射线影响,因而是进行暗物质探测实验的最理想的所在。...
当地下实验室在他眼前一览无余时,他惊叹于它的壮观。当然,他一个行外人没有资格评价其设备用具的先进性,他满脑子的形容词就一个字:大。
那此经历,直到今天回顾起来,依然有虚幻之感。如果说上万件珍藏版车模带给他的是一种震撼,那么藏匿在地下里的那间设备齐全的试验室,以及那个天才少年所展示出来的才艺,则是另一种震撼,叹为观止的震撼!
当然,还有坊间传说,当年苏维埃就是在这里,打造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第一辆电动汽车。
许多年后,仍令他觉得不可思议……
…………
又做梦了。
还是那个胖女孩。
还是车展门口。
开口还是那句话:“先生,您要看这个么?性能很好的……”
10年过去了,还是常常梦到,刚做记者时的那次采访。
尚书君伸了个懒腰。从座位上站起来,他要见的人迟迟未到,不觉间,就趴在台桌上睡着了。
不过这个梦,做得还挺有意思:他现在待的这个地方就是梦中的那个小红楼,而他今天要见的人,也是梦中的那个胖女孩----苏小圆。
小红楼虽然整体上还是原来的架构,但细节上基本都做了改动。一二楼被建成了很有现代感的餐厅,餐饮、吧台。到了整点饭时,餐馆里逐渐流连婉转,人声鼎沸。中心区有一大家子聚餐,老人、孩子,生日歌曲,彩光闪烁,闹哄哄的。
悬在空中,或贴在墙上的车模,都是些他之前没见过的款式。门里的旋转楼梯似乎比原先小了很多,从这里可以直接上到二楼的就餐区,再往上就被封闭了。
地下室也没有门。不知道里面的实验室还在不在呢。
苏维埃当初从土著民手中买下这块地,建起小红楼和实验室,势必要扎根这里,好好大干一番的架势。
据说,他第一次回国,给伏氏公司作了未来50年汽车发展报告。可以想象报告结束后,会场上响起的掌声,是怎样的热烈和真诚。
伏元年当即对苏维埃说:“我认为中国将成为完全有能力自主开发汽车的大国,中国汽车公司如果一味的靠外国公司的技术支撑,而不愿意在自主技术上下苦功,未来想要接轨世界都将困难重重。你是我们一直想找的那个人,你回来,我们一起创业,一起自主研发,一起开创中国汽车新天地。”
“一起开创中国汽车新天地”,这十多个字,彻底打动了苏维埃压抑了多年的创业激情,于是,他回国了。
苏维埃当年瞻望的未来50年汽车发展报告,具体谈了哪些内容,已不得而知。单从技术和市场消费角度,苏维埃显然预料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但他绝对没预料到自己未来的人生,会是这样的一个结局。
他应该也没料到,自己一心筹建的红楼馆,居然被改成了餐饮店。
命运的捉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