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2/2)
第二天玉溶走进来的时候,地上书扔的到处都是,几个丫头有的倚着墙,有的头靠着头,正打着盹儿。
玉溶在书案前站定,倒在一片凌乱的书堆里的三爷意有所感似的猛然惊醒,迷迷糊糊,睡眼朦胧,脸上还印上了残缺不全的字迹——圣人。
璟三爷意识渐渐回笼,看清了隔着书案站在面前的玉溶。
玉溶抬手,将一卷文章按在桌上。
璟三爷展开一看,顿时喜不自胜:“好了好了,这下——”
说到一半清醒过来。
慢慢抬头去看,只见玉溶从高处俯视他:“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三爷就算不屑于圣人之言,至少也要知道圣人说了些什么,仅凭圣人之三言两语就以偏概全,难免会有失偏颇了。”
说完转身走了出去。
转眼间,到了老太太生辰,应家上下,装点一新,施粥的摊子摆了十里。
前来拜寿送礼的人络绎不绝,堂上请了京城名角儿玉芙蓉给老太太唱贺寿戏,,这玉芙蓉可了不得,他老人家可是给十二衙门之一的“钟鼓楼”的大内监们说过戏的人,真不愧是伺候过前朝圣上的,他的戏,不论是词曲还是身段儿,在京城那可都是首屈一指的。
戏咿咿呀呀的唱了一天,眼看夕阳西下,晚上的正宴就要摆起来了,兆璟回去换了一身衣裳,路过钟翠亭,远远看见前头假山下面乌泱泱围了一大群丫头婆子,都仰着头往假山顶上看。
那边儿的婆子看见了他,老远儿喊道:“璟哥儿快来——我们珑姐儿爬到上头下不来了!”
兆璟也走到假山下面,跟婆子丫头们一道仰头去看,只见一个穿着月牙白袍子的身影正坐在假山高处。
“珑丫头?”
那上面的小人儿闻言探出头来瞧,顿时眼睛一亮,喜道:“三哥哥!”
平日里的罗裙钗环换作了整整齐齐的公子髻,露出光洁的额头,一双古灵精怪的大眼睛水灵灵的。见了兆璟,一对儿梨窝绽在嘴边,笑的一派天真烂漫,冲着兆璟挥挥手:“三哥哥,你看我!”
兆璟顿时失笑:“哟~这是谁家的小公子呀!”
“我好看么?”
“好看,”兆璟跟着上面的小人儿笑道,“你是咱们家最好看的。”
“哎呀我的三爷,你可别由着她胡来!”一旁的婆子苦着脸道,“今儿家里来了这么多人,这里里外外进进出出的,倘或叫外人看见了可怎么办?”
兆璟喊道:“我的大小姐,你怎么上去的?”
珑儿探出头来大声的向自己的三哥哥告丫头婆子们的状:“她们来抓我,我就躲上来了!”
“这怎么就成了我们抓她了?”婆子们叫苦不迭,求爹爹告奶奶道,“三爷看看姐儿打扮成什么样儿了!我说姐儿呀!你也体谅体谅我们这帮子当差的,快点儿下来罢!要是磕着了碰着了,大太太还不得心疼死……”
兆璟看着珑儿和婆子们打官司,笑的打跌儿,安抚的冲她们道:“没事儿,我上去把小祖宗给你们抱下来。”
他随即在一众人的千恩万谢中撩起袍子一角别在腰带上,攀着嶙峋的峭壁就要上来。
钟翠亭的假山比二层楼还要高,也难为珑丫头竟然自己爬上来了。
珑儿坐在顶上,看着兆璟利落干净的越爬越近,弹了弹袍子上的灰,坐在离她不远的另外一处石头上,跟她一起往下看累断了脖子仰望的众人。
“你干嘛?”珑儿警惕的看着他。
“你要干嘛?”兆璟反问。
一大一小的两人,坐在假山顶上煞有介事的谈判。
“我听外面那么热闹,也想看看——可是女孩子不得擅见外客。”
所以打扮成男孩子。
“你想看热闹,我带你去看呐!”
“你没骗我?”
“骗你我是乌龟王八!”
珑儿眯起眼睛,似乎在认真考虑,半饷点点头:“下去可以,但你还得答应我一件事。”
“就你机灵——说罢。”
珑儿笑的狡黠:“我要你身上挂的君子玉!”
兆璟也爽快:“给你了!”
他伸出手:“把手给我——”
珑儿伸出手,他往前倾身,抓住了珑儿白嫩的小手,抱着她慢慢的爬了下来。
兆璟从腰上解下君子玉,给珑儿佩戴好,退后半步打量着,啧啧感叹:“这就更像了。”
堂上玉芙蓉正唱到《西厢记》的名段。
“千般袅娜万般艳,步步频将心事传。若能与她成美眷,胜似瑶池作神仙……”
“一炷香:愿亡父灵柩早日归葬;二炷香:愿老母福寿康宁;这三炷香愿洞房花烛,得配如意郎君……”
玉芙蓉身段风流婀娜,顾盼神飞,一个下腰,水袖一甩,卷起春风阵阵,引得满堂叫好儿。
老太太披着大氅坐在上首的贵妃塌上,背后是花开富贵的七彩琉璃屏风,捏了一个鲜红的樱桃放在嘴里,手放在珐琅点翠手炉上轻轻的打着拍子。
兆璟人未到声先到:“老太太,你看谁来了!”
一时间原本看戏的众人纷纷扭头看去。
只见兆璟肩膀上坐着一粉雕玉琢的小人儿。
她居高临下、飞红着小脸儿兴高采烈道:“孙女儿给老太太拜寿来啦!”
老太太定睛一看,待认出是谁,抚掌笑道:“我的儿,你笑煞我了!”
大太太从席间错愕的站起来,向左右丫道:“这……这是珑姐儿?哎哟喂……这怎么话儿说的?”
“我的心肝儿,快到我这儿来!”老太太伸手招呼。
兆璟小心将珑丫头放下来,她穿过人群扑在老太太怀里:“他们不让我这样打扮,说我不听话老太太不疼我了!”
“别听那起子糊涂东西瞎说,”老祖宗溺爱的刮着珑姐儿的小鼻子,“我的珑丫头,是全天底下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