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2/2)
垂柳之下,玉溶合上书,笑看原本围着自己悠哉悠哉的池鱼,嗖的一声各自窜到荷叶之下。
水面上多了兆璟的身影。
——“玉溶!”兆璟笑着来到树荫底下。
玉溶抬起头:“三爷这是又得了什么新鲜的玩意儿了?”
兆璟笑道:“才听说,高阁老家新请了苏州来的戏班子,唱的是正宗的‘水磨腔’,我想着你爱听,咱们一道去罢?”
玉溶又翻开书:“不去。”
“为何不去?”
“‘水磨腔’讲求的最是一个缠绵婉转、柔曼悠远,功夫都在角们的吐字、过腔和收音里,如今高府上看热闹的人那么多,人一多乱哄哄的,还听个什么劲?”
兆璟点头:“有理,乱哄哄的,没甚意思——你不去,我也不去了。”
说着跟玉溶并排坐在池子旁。
“玉溶看什么呢?”
玉溶一亮书封,赫然是一本《庄子》。
“原来玉溶也爱看老庄?”
“闲来无事,打发时间罢了。”
兆璟笑道:“我最爱庄周的《逍遥游》一篇,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表面上张口闭口仁义礼仪,背地里蝇营狗苟虚与委蛇,倒不如远离世俗,闲放不拘,难怪老庄宁愿做一只玩泥巴的乌龟,也不愿登候拜相——那官场就是个大染缸,人进去一泡,难免沾染上污浊铜臭之气。”
兆璟一边侃侃而谈,一边小心留意着玉溶的反应:“所以说还是趁早离得远远儿的,也能活的自在些。”
谁知玉溶并未生气,而是抿嘴笑了笑。
兆璟顿时有些尴尬:“怎么?我解的贻笑大方了?”
玉溶转过头来,黑白分明的眼眸里盛着浅浅的笑意:“三爷素日里声称自己看不进那些做官用的‘正经书’,原来这些能看进去的也只是领略到这个份儿上?”
金鱼儿拖着尾巴来回游曳,划出一道道浅浅的波纹,粼粼的波光映在玉溶脸上,让他整个人都生动了起来。
兆璟见玉溶被勾起了兴致,忙引道:“好玉溶,你告诉我,到底是怎么个解法?”
玉溶悠悠道:“《世说新语》上有言‘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这正是庄子所说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就是说要达到这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光是远离世俗还远远不够,须得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不为一切外物所负累,无悲无喜,无牵无挂,没有分辨之心,美丑皆不入眼,懵然随流,溺而不返。”
“无悲无喜,无牵无挂……”兆璟不经意间真的听了进去,咂摸着其中意味,随即一笑,“三爷这辈子六根不净,尘缘不断,冥顽不灵,该是万万做不到的。”
“所以说——”玉溶眼里带着促狭,揶揄道,“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爷这样的懒散闲人,满眼里看见的都是不用读书的道理——我如今才是真正明白这句话了!”
兆璟一双桃花眼眯着,看玉溶笑容满面。
兆璟又道:“玉溶可知‘混沌’的故事?”
“哦?这又何解,请三爷赐教?”
“话说混沌最初是没有五官七窍的,南北二帝有一天突然觉得混沌这模样有碍观瞻,就非要用刀釜帮混沌整个七窍出来,结果有了七窍,混沌也就不是混沌了,七窍是生出来了,可是混沌却死了——三爷是一块浑然天生的璞玉,若是硬要刀削斧刻的打磨,反而失了天生的本性。”兆璟煞有介事道。
玉溶被兆璟的故事逗的乐不可支。
待到止住笑容,回过神来时,蓦然发现兆璟的脸近在咫尺。
玉溶一愣——
“玉溶别动!”兆璟突然道。
玉溶僵住了,只听兆璟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用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悠悠道:“孔圣人有一句话说‘凡天下有三德,美好无双,使人见而生悦,此上德也’。”
玉溶能感到自己的心,生了病一般,一下一下剧烈的跳动。
兆璟低沉的声音在耳边轻轻一笑——“照孔圣人这么说,玉溶该是有大德的人。”
风吹树动,沙沙作响,杨柳拂过,软语在耳。
玉溶眼前,兆璟慢慢欺身上前。
水面之上,金鱼摇尾而过,两个身影越靠越近——
玉溶瞪大的眼睛不由自主的紧闭在一起。
杨柳依依,轻轻抚过他紧抿的嘴唇。
玉溶哆嗦了一下,扑通一声书掉进了水里,惊醒了青荇之间小憩的锦鲤。
玉溶睁开眼,惊慌无措的低下头。
兆璟失笑,长袍别在腰上,卷起裤脚,下池去捞早已浸湿的书卷。
这一日,门上通传府上来了圣旨。
惊得大老爷、大太太连忙整顿仪容,出来侯旨。
云春公公在大老爷的恭敬相迎下笑着走进来,一面客套道:“并不是什么圣旨,你们不用如此拘谨,我就是来替万岁爷带个话儿。”
一路穿花拂柳迎到正堂上,应府上下一片花红柳绿。
云春公公白净的细长脸,在一片显贵雕饰中感叹道:“贵府内这气象真是好呀!”
“公公过誉了——”大老爷恭敬道,“原是公公驾到才使得一方陋居蓬荜生辉。”
云春只是笑着,没有接话,转而道:“贼人伏法,有功有劳的都论功行了赏,可前日万岁爷突然想起来——嘿,这还漏了一个呢!这不,就赶紧着打发咱家来了!”
大老爷疑惑:“……不知所遗漏者为何人?”
“正是贵府的应大小姐呀!”
珑姐儿被传进正厅时,只见屋里子一众小太监手里端着漆盘,满满装着绫罗绸缎、金银锞子之类。
“这就是应大小姐罢?”云春公公喜道。
珑姐儿上前衽敛而拜:“应珑见过公公。”
“小姐不必多礼,”云春公公伸手虚虚一扶,敛着袖子笑道,“多亏了小姐在当日的一声喊,这才让常大人轻而易举的找到了一拨叛军所在——万岁爷说,此次剿灭叛党,怎么也不能少了应家大小姐一份功劳——这不,咱家把万岁爷的赏给小姐带来了!”
珑姐儿站着,略略一瞥,道:“应珑谢皇上。”
“这些都是宫里娘娘们寻常戴的金银钗环之物,万岁爷说留着给姑娘顽——还有一件东西,倒是极为难得的。”说着拍拍手,两个小太监仔细的抬着一个蒙着红绸的物件走进来。
云春公公笑着上前,一手揭开,赫然是一块牌匾,上面龙飞凤舞四个大字——闺中木兰。
一旁大老爷、大太太见了,心下更是欢欣。
“——万岁爷说,应大小姐临危不惧、机智果敢,虽然身为闺阁女子,却有当年木兰嫉恶如仇、战场杀敌的风采,万岁爷听了小姐的故事龙心大悦,因此亲笔提下这四个字,”云春公公抑扬顿挫的娓娓道来,抚掌笑道,“依咱家看,万岁爷这四个字,真是再衬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