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游(2/2)
李白倚着栏杆肆意坐下,一手垫着脑袋,一手搭在曲起的一条膝盖上,“长安是个好地方,可惜秘密太多。”
韩信只是看着眼前有些分不清虚实的景色,没有回答,这般景色,不就是他所乐见的?当初答应萧何辅佐刘邦,刘邦也终于发现了他的才华,与楚国对战时,他立功无数,受几乎所以将士的敬仰,刘邦对他许下的诺言韩信依旧记得清楚。
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赢得众人的目光,韩信做到了,他要的不仅仅是众人的目光,更是真正的强大,他还记得,有人问他,“人可以忍受屈辱到什么时候?”
韩信的答案是:
并不能忍受多久。
对于一个余孽来说,生存太过艰难。韩信不想死。他想继续活下去。所以他并不是忍受,而是选择。他选择的也不是屈辱,而是生存。
因此,当年轻的霸者举起长刀羞辱自己,他选择了从对方的□□钻过去。当未婚妻被带走成为祭品,他选择了沉默。当更强大的权力者出现,他选择了屈从,自己为自己套上牵狗的锁链。
他并非在忍受,只是在等待能够一击必杀的出手时机。
还没有成为大陆有名的强者和谋者之前,他就已经开始谋划一场风暴,一场刮过大陆,能在历史上永久留下自己名字的风暴。
不信天,不信命。唯一能相信的,只有自己。
他说过:“必将百倍奉还!”
终于,那一天到来,韩信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会有多少人羡慕啊,当年那些折辱他的人若是还活着,看见他定是趋炎附势的上来巴结他吧,可惜他们早已化作一抔黄土,或许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权利,一切欲望的中心,得到的那一天,韩信并没有觉得开心,他依旧只是一人,依旧一无所有,偌大的将军府,竟是连个能说话的人都没有。
最终的最终,韩信只能笑自己太过愚蠢,尽心辅佐刘邦的结果,就是自己沦为弃子,还未来得及看汉朝兴盛就被吕雉追杀。
青史留名,韩信做到了,如今看来,不过是史书上的一笔,有何用处?自己的忍耐得到的就是如此吗?
看着韩信握紧的双拳,李白斜睨了一眼,“女帝倒是十分惜才,你若有意,这次寿宴或许就是个好机会。”
韩信松开双拳,挑眉看着李白,“哦?太白看得出我在想什么?”
“能让韩将军双拳紧握,眉头紧锁的怕也就只有那段黑历史了吧。”
韩信倒是忘了,他的生平,史书皆有记载,不说分毫不差,大致也相差无几,“韩信能死里逃生,已是上天恩赐,如今对权利再无念想。”留在长安只是为了知晓方舟的秘密,以及出现在脑海里的那人究竟是谁,那段过往又是谁的。
小二送来酒菜,招呼了两声就下楼去了,李白起身拿起小酒坛,仰头痛饮也不见酒水撒出分毫,随即将酒坛递到韩信面前。
韩信接过,轻笑道:“看不出你酒量似乎很好。”
“一般般。”李白不甚在意的招了招手。
彼时的李白虽喜酒,却尚不至酒不离身,只是喜欢大碗喝酒的豪爽感觉,他与一般文人墨客本就不同,最讨厌那些文绉绉的书生,诗写的很一般不说,整日只会背什么圣贤书 ,拿着别人的道理再去给些字都不认识几个的人去讲道理,有何意思?
韩信同样一阵痛饮,以前在军营也喝了不少烈酒,韩信的酒量自是不差,尤在冬日,能有一坛烈酒都是幸事,李白常喝的酒不若军营的酒那么烈,甚至带着一些甜味,适合赏景游玩时品尝,“听小童说,剑仙大人的诗千金难求。”
“世人恭维罢了,这长安比起整个中原甚至更远的地方还是很小,眼界不同,由感而发罢了。”李白走过无数地方,无疑,长安最是繁华,只是若一直待在长安并不见得就能有所为,比之世人李白的眼界首先就高了许多。
这话不假,韩信深有同感,他走过的地方也不少,见过无数人,好的坏的都有,向很多人学习过,这便使韩信懂得许多,无论武功还是计谋,他都不输任何人,只是没有刘邦那样的野心罢了。
三楼只有他二人,一时安静不已,李白阖上双眸静静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清爽感觉,韩信还站在那里,手中拿着空了一半的酒坛看着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