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万千娇宠 > 第一回 楔子

第一回 楔子(1/2)

目录

俗话说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大虞国祚延续了一百多年后,被逆臣贼子刘恒篡位建了后汉,没等刘恒做皇帝过瘾就又被姓安阳的推翻打倒了,现如今建立了大魏已经八年了,年号武德,百废待兴。

这帝京东城燕雀大街有一户玉姓人家,世代都生活在此,朝代更迭不知经历了几遭,是有祖传经验了的,因此家中就秘密挖有一处地洞子,若遇屠城的、烧屋掠财的、血腥糟蹋人的,就往里头一钻,等个十天半个月,最多两三个月再出来也就无事了,若遇明主,人家进城第一件事就是贴上安抚百姓民心的告示,这大魏的阎王军攻城进来后就是这般做的,因此颇得玉氏现任家主玉琼楼的称赞。

若说这玉琼楼,今年才二十八岁,现在家门旁里开着一个大大的绸缎庄,生得明珠玉润,是个风神秀异赛卫玠的美男子,自幼机敏无双,舌灿莲花,擅钻营恶读书。因家门口就对着花柳大街,打小就在烟花巷里乱窜,早识风月,专一会哄女人疼他,让她们甘心情愿给他钱花,他对女人也最是体贴多情,不似那些无情人,提上裤子就不认人了。难得的是,他虽风流多情却知保养,深知男子一滴精十滴血,极知道克制的。

他父亲玉敬堂原是大虞朝的举人,也曾做过官的,只因大虞末年官场鬼魅莫测就把官辞了一心回家经营绸缎庄,因买卖公平,常扶贫济幼而为左邻右舍敬重,在他十岁上,他母亲因难产一尸两命去了,到他十八岁时就已经能带着家人往苏杭一代贩货,撑起门楣了,可惜人有旦夕祸福,他父亲就在这一年得了风寒一病去了,留他一个在世上,无有长辈教管,行起事来就越发纵性任情。

大魏阎王军攻打帝京那年,城里乱糟糟的,有往城外跑的,有往城里头钻的,只他老神在在窝在家里不动如山,等大魏定了年号,安抚了民心,幸存的左邻右舍懵然就发现,这玉琼楼就有了一妻两妾,个个貌美如花,世间少有,便有人认出,那二房妾曾是牌坊大街第一青楼斗芳菲养育的第一舞姬蓝艳奴,曾被多少名门公子,豪商巨贾追捧,因那年不防备被贴身的丫头挑断了脚筋从此就跌落下来,不想被他得了去。那三房妾也是有来历的,名叫花含媚,暗娼出身,裹得一双金莲小脚,花柳巷兴起的裹脚风气就是她从金陵带过来的,竟也被他弄成了房里人。只那嫡妻不知来历,平素也不见出来,藏的高门闺秀一般,只出入他家的慧慈老尼曾言语过一声,若论容貌,蓝花两妾给她提鞋也是不配的。

这玉琼楼如此招女人喜欢也是因他生的好,打小又养的好大一只龟,那风月招式又没有他不会的,凡是他想勾连到手的妇人就没有不成的。也因此,武德帝入主京城以后,他就钻营到守寡的端恪长公主身边去了,给了端恪长公主玉记绸缎庄三成的干股,从此在帝京他就成了有靠山的人了。

自从有了丈腰子的,他凭自己的手段,借助端恪的声威,八年间就在西城、南城、北城都开了分号了,挣得好大钱,端恪就越发爱的他不行,处处抬举,允了他在外自称公主府门下行走,那认识的不认识的,那不如他的,那比他高贵的就都给三分脸面,敬称一声玉大官人,他亦十分会做人,借着端恪这根杆儿就往上爬,从此织就好多人脉。

若说玉琼楼这般得意,唯有一点不好,二十八的年岁只得一女,取名玉生暖,小名喊做阿暖,因生的粉妆玉琢,年画上观音菩萨跟前的龙女都没有那样儿的,玉琼楼就宠纵的了不得,小小年纪就刁蛮纵性,她今儿要说想吃牌坊大街王记的烧鹅就不能给她买孙家的腊鸡,她若说想出去逛逛,就得骑在他爹脖子上,换个小厮她都不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