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心理治愈短篇集 > 模式

模式(2/2)

目录

“让一个人承认自己不好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摔倒在地的人怪地不平、成绩不好的孩子怪别人开发出了让人上瘾的游戏软件……这类责任转移式的投射的目的在于减轻我们内心对自己的谴责。

像你对同学的态度,表现出来的是你不能够接受他人一丁点的缺点。一旦发现这类缺点就会和同学绝交对吗?”

米博彦一手撑住额角,笑道:“那归根究底,实际还是最不能接受自己身上的缺点是吗?”

钟悦恍然大悟:“那我们谈了这么久,其实谈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啊。”

“对,因为外部的人际关系就是内在心理关系的投射。我们的心中是分裂的,看到的世界也会是分裂的。

你总说希望找到一个接受你的朋友,因为渴望让别人接受你的缺点,所以在说话的措辞上总是习惯首先暴露自己的所有的问题,是不是?”

钟悦叹了口气,“我明白了,你是想告诉我,让别人接受我之前,我先要自己接受自己的全部缺点。”

米博彦赞同点头。

咨询进行到此处,最初的倾听环节已全部结束。那么接下来的焦点落在了寻找有功能障碍的不良模式上,目标是确定患者的思维、情绪或行为模式。这些不良模式一旦有所改变就会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

其中最常用的办法是归纳推理。通过障碍模式的三个不同层次逐级进行界定描述。第一层次的人格素质可以简单概括患者是:低自尊的、完美主义的、自我贬低的、自恋的等;

第二层次的理论模式按照不同的心理治疗流派阐述不良模式;第三层次则是与患者相关的模式,它必须落实到患者个体具体的问题上去。

打印机的工作灯亮起,滚轴卷入雪白的纸张,将它们变成了一张张整齐的表格从机器的另一端吐了出来。钟悦瞥到表头四个醒目的字体:三栏日记。

“这是什么?”她指着表格问。

米博彦调侃笑道:“你的家庭作业。”

三栏技术,是推测患者模式的非常有用且便捷的方法。第一栏描述在哪种情况或背景下,症状或焦虑事件的发生。第二栏描述与事件相关的情绪类型强度,第三栏记录把情境与结果相联系的“自动性思维”。

钟悦拿起笔,仔细琢磨着那张表格,抬头问到:“我是不是可以这么写,201X年X月X日,观看同学给的丧尸包围地铁视频,感受到恐惧、焦虑、紧张、愤怒,出现想要攻击别人的欲望,当时的想法是为什么我都和她说了怕鬼,她还要戏弄我。她一定是不喜欢我,她是我的敌人,我要和她断绝关系……这样吗?”

“完全正确。”米博彦笑了笑:“你的领悟能力真不错。”

钟悦很少听到这样直白的表扬。在家里的时候虽然妈妈也表扬她,可她觉得那是母亲不满足的表现,她总是说‘考了99分啊,你这个题不错的话,就可以考得更高了。’与其说这是表扬,不如说这是一种变相的期望和要求,所以她体会不到快乐。不管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她的内心依旧不快乐。缺乏满足感的感觉像永远也填不满的黑洞,钟悦越努力,对自己的否定和不满意就越多,也就越会陷入无尽的恐惧当中。

“一周的时间,你要记下这七天里所有导致你出现不适症状的事件、感觉和自动产生的想法。下次见面的时候,我们再详谈,嗯?”

“嗯,好。”

※※※※※※※※※※※※※※※※※※※※

晚上出去浪~~~所以提前写好哈哈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