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颗金子(2/2)
“好哇,那你叫我世理(Seri)也是因为名字的发音比姓氏淡岛(Awashima)要短咯?”
“是因为爱你——为了你我甚至可以多念几个音节,喊你’小世理’(せりん)呢。”
“你根本连三个音节的’世理酱’都懒得喊啊!”
我被世理按住怒搓了一通狗头……之后我们就和好如初了。我相信我们都接收到了彼此的歉疚和对我们之间友谊的珍视,然而问题是,我依然没能从这次的经历中提取出该如何有效地有人成为朋友的技巧。一直到最后一门期中考试结束,不知不觉第一学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我可以称作亲密的友人还是只有世理一个。
Zweiundzwanzig
每个人都会承认,美国是一个开放且包容的国家。
尽管如此,在学校这个社会缩影里,人们仍然能找到一些奇特的风俗。就像日本的高中大多拥有校园怪谈,有的高校之间还会针对怪谈进行攀比——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似乎延续了他们高中对于“受欢迎”相当追捧这一传统。尽管成年人为其蒙上了礼貌的面纱,懂得把对旁人的评价藏在心里而不是当面嘲讽,但是通过人们无意识规避的一些行为,还是可以对于他们排斥的现象推测一二。
譬如说,似乎在食堂总是独自吃饭的人会被贴上没有朋友的标签,在大一新生之间尤为如此。我上的写作课时间刚好在周二周四的午饭前,每到下课时间,没约到朋友一起吃饭的总是试图带上几个同学一起去食堂。有些比较强势,会直接用不容拒绝的热情语气邀请:“嘿,等下一起去吃饭吧。”更圆滑的则会说,“关于下个月的小组作业我有点想法,要不要去食堂边吃中饭边聊下?”也有:“我想知道更多关于你的事,一起吃饭吗?”
——方式多种多样,然而万变不离其唯一主题:约人吃饭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真是校园生活的头等大事。
Dreiundzwanzig
也有幸运的几次,我在没被任何人拦住之前抓起书包电脑拔腿就跑,成功地甩脱同学在食堂找到了僻静靠窗的单人座位——我更喜欢一个人安静地吃饭,就算要和朋友聊天,也应该放在填饱肚子之后。一旦有人坐在我对面、还趁我正咀嚼食物时跟我说话,我就会陷入不知该不该开口的尴尬……既没办法放任自己嘴里塞满食物地讲话,也不愿意晾着对方让人家说完却没人接茬。
在厨房自己做饭的时候,其他三个人已经学会了习惯我这怪癖,或者花京院和世理习惯了,空条本来话也不多可以排除在外。总之在学校食堂吃饭的时候我还是更喜欢一个人。
然后,落单的我被另一个落单的女孩子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