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侧(1/2)
南归正郁闷地坐在凤凰楼,一连喝了好几杯酒,望着窗外心情郁闷地不得了,分明说好不在意的,最后还是忍不住要生气。
一想到苏乐君至今还惦念着那个已死之人,至今还住在他留下的将军府里,他就心里不是滋味,苏乐君不曾对他说过这人的细节,南归查阅史料才知道这位将军英年早逝,作为开国大将却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野史上曾记载这位将军曾豢养过一只白狐,对其格外宠爱,那只狐狸就是苏乐君吧。
南归又喝了一杯酒,最后狠狠地把杯子摔了,若是他能早出生个几百年,苏乐君遇到的一定是他,可是他只是想听苏乐君说那人不过是执念,哪怕是骗骗他都不肯吗?他犯得着为一个死人与他闹僵吗?
窗下传来熙熙攘攘的声音,南归往窗外瞥了一眼,一大队的士兵正匆匆跑过去,看服饰似乎是驻守边关的将士。
孟朝自大将军苏寒死后,兵权便只掌握在皇帝手中,为的就防止有人起兵造反,同时因为外敌入侵而导致迁都,一直被历朝皇帝视为耻辱,每一朝帝王都要调遣大部分兵马驻扎在京城附近,因此对于这些将士能够这么快赶来京城,南归没有太意外,只不过他们这时候无召进京有些反常了。
南归眉心开始跳动,他心里有些不安,联想到近来他父亲与兄长总是在暗暗谋划着什么,他就放不下心。
深夜,丞相府的一间书房里烛火还亮着,房中围着一圈官服井然的大臣们,其中一个着一身盔甲朝丞相行了个军礼。
“苏将军,还请上座。”
姓苏?南归把耳朵靠的更近了些,听见他们正议论纷纷。
“形势紧急,已经不容再犹豫了,丞相大人,还请早做决断!”南归听到那人催促道。
“可是陛下和太子殿下的安危怎么办?”南相犹疑道。
房里的人全都沉默,南归紧张地听着屋里的动静,那位苏将军他曾听过,是直属于皇帝的一支军队的首领,历来都是由皇上亲自选调,只听皇帝的命令,效忠于陛下,怎么会出现在这?
他不怀疑他父亲的忠心,事到如今,他也想通了七七八八,他们这是打算清君侧,可是禁军掌握在淑妃手中,若要军队支援,这支只对陛下效忠的队伍无疑是最佳选择,只是他们怎么会听丞相的?
“我来安排。”
寥寥几个字说得并非很大声,甚至因为说话的人身体弱而显得中气不足,但听在南归耳中却如同被人敲了重重的大钟,脑子里轰鸣不休。
是他,苏乐君,苏乐君为什么会在这?
苏乐君究竟还有多少事瞒着他?
“苏先生,可是有什么妙计?”南相问。
“丞相大人莫急,营救陛下与太子殿下的任务只管交给我来办便好,苏某一定能安然将他们救出。”
“只是……”
不说南相,在场的其他大人也都嗤之以鼻,苏乐君对于一些老臣来说着实算不上陌生,想当初苏乐君也算得上是另一个淑妃了,只不过他急流勇退,才没落得个祸水称号,十余年前,当今仍是春秋鼎盛,天下太平,唯一值得这些大臣们操心的就是皇室绵延问题了,可是没想到皇帝居然被一个男人迷得神魂颠倒,而这个男人便是苏乐君。
一位大臣酸溜溜道,“不知道苏先生有何妙计,不妨说出来我们听听。”
苏乐君自然听得出他语中的讽刺,只是坦然笑笑道,“不知大人有何高见?”一句话把那位大人气得吹鼻子瞪眼。
“父亲,此事交给苏先生就可。”
南归听见南熙在一旁帮腔,南相迟疑了半会后道,“那就拜托苏先生了。”
两个时辰过去,一群人才陆续从书房走出,向四周散去,南归把自己藏在一个假山之中,继续观察着房里的动静。
最后走出的是苏乐君和南熙,两人沉默无语走出一段路后,只听见苏乐君对南熙说道,“方才多谢若耶兄了。”
若耶!分明站在苏乐君对面的是他的兄长南熙,为什么苏乐君喊他若耶,南归立在角落里竖起耳朵仔细听着他们的对话,一个字一个字地掰碎咀嚼,他们两个人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熟?
言谈之中像是相识许久的好久,南熙不过回京短短几月,在此之前都在外地为官,苏乐君没理由与他这么熟啊,南归想到这些只是越发好奇,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之后他都觉得自己已经见怪不怪了,就算现在有人告诉他苏乐君其实是丞相的私生子,他都觉得自己不会太吃惊。
“苏兄,时候不早了,那我就先告辞了。”
“好。”
南归听见他们道别,正打算离去,回头一看,没把他吓出声来,刚才还在和苏乐君说话的南熙转眼间幻化成一阵轻烟消失在黑暗中。
苏乐君已然远去,南归对着南熙刚刚消失的地方目瞪口呆,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他的兄长不是人。
南归同手同脚地走进自己的房间,刚才听到的信息量实在太大,让他一时间难以消化,他僵硬地躺在床上,望着床底睁大眼睛。
苏乐君有太多事情瞒着他了,如果不是误打误撞他听到了他们谈话的内容,他可能还不知道原来苏乐君打算只身闯入皇宫,原来他说的那些话又是为了激怒自己,让自己离开他。
南归重重地捶了一下床板,手掌被震地生疼,可是却依旧比不上他的心疼,对于苏乐君,他竟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了,他一个凡人又能为他做些什么呢?或许自己会成为他的累赘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