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冠冕堂皇的理由(1/2)
其实事情也很凑巧,郑馨儿去乐安县报案的同时,校长田继刚也在往乐安县赶去,两个人甚至还有过短暂的照面。
那时,山里的搜救还没有开始,田继刚却在村子大会落幕时的诡异画风里感到了深深的不安,他连夜出发,去往隔壁的市集一家一户的敲门寻找她的老娘和老婆,奈何扑了一个空。
郑翠萍和高庆凤两个人不知所踪,田继刚纵然满心都是愤怒,却还能冷静的思考。
一番自我审视与审时度势,他发现这个时候与田继芳断绝兄妹关系的不明智的,虽然手上的亲情断绝书上已经有了乐安县公安局的公证印章,但是他还没有拿出来见人,除了田继芳,几乎没有外人知道。
当然,霍首长和局子里的几个工作人员知道,但这些人应该不会有那么无聊,会将他这样一个小人物的私生活挂在嘴上去说。
也就在这时,他想起了霍临渊和蔼可亲的提议。
他建议自己登报。
甚至还愿意为自己引荐报社记者。
最后,也是在报社的门口,热心的让他上车,然后陪着他回到村子里。
回村后,俩人这才听说了天祥的事情,可也就是那一晚的村民大会,让田继刚看明白了霍临渊和郑天喜的关系。
甚至猛然惊觉,霍临渊到警局里就是去见田继芳的。
这一发现,让他三魂顿时丢了七魄。
这个男人是想护着郑天喜的,而田继芳是郑天喜想护的人,那么,他怎么能容许田继芳被自己这么欺负?
于是,提议局长帮忙盖章,提议他将断绝书见报就都是阴谋。
果然,他搭乘最早的班车赶到报社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断绝书已经连夜印在了当日的最佳版面上,旁边刊登的就是署名为郑天喜的一篇文章《小学校长没有素养:中国教育没有未来》。
文章列举了大量实例,忧国忧民,真真假假,让人眼花缭乱。
虽然没有写出他的真名,可两篇文章放在了一起,但凡有点联想能力的人都会忍不住遐迩,以至于,田继刚的大名在乐安县,乃至青城的教育界,都火了起来。
这一把火,几乎将他烧成个地中海。
田继刚这边还在抓耳挠腮不知道怎么应对,那边就传来了高庆凤和郑翠萍被抓关进警局的消息。
1978年,严打之风已经开启。
在集体财产共有荣誉的核心价值观下,盗窃他人财物可是重罪。
而好巧不巧的是,南疆军区与北疆军区第一次规模化的联合行动,就是进入落雁山里寻找霍临渊。
霍首长的被救回了,可他昏迷不醒,再次惊动了上层,乃至上上层。
那么,霍首长为什么在休假期间进入落雁山,就需要一个合适的解释。
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比进山救孩子这个理由更冠冕堂皇的呢?
于是,追本溯源,人们关注的焦点就从霍首长为什么要进山,变成了熊孩子郑天祥为什么要进山。
调查虽然偏离轨道,却猝不及防的给天喜和亡鱼出了一口恶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